第296部分 (第1/4页)

谁在打仗,和咱们又有什么关系。那什么,什么罗刹国,不就在大秦旁边吗,还有英吉利……那不都是泰西那边的了,怎么又和新**有了关系。”

周老五笑吟吟地道,“诸位别急,我给你们慢慢解释……”

他索性拿了一张纸,用手指蘸墨给众人画起了地图,“这一块是咱们大秦,这一块是新**,中间就隔了这个海峡……”

说实话,连蕙娘都听得很是入神,她对于国际**,说也惭愧――还不如周老五清楚。

新**的局势错综复杂,周老五说了半日都未说完,有些人倒是已没了耐心,只道,“总之,咱们现在是占了相当于咱们大秦江南三省的地,需要人手过去种地,在眼下还不至于和人打起来,但将来难说。是么?”

周老五笑眯眯地只是点头,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究都是难以遮掩地露出了心动之色:这些话,之前周老五未必没说,只是有了焦勋的保证,他们才能肯定周老五没有扬长避短,的确是实话实说。说句实话,做黑道买卖,那是把头别在裤腰带上,哪有为官作宰来得轻松?到了那里,怎么说是鲁王的老嫡系,前程能差到哪里去?又不要过去打仗,只是缺人而已,对这些人来说,可算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遇了。

蕙娘却自然不会心动,她和焦勋交换了几个眼色,心里倒是惦记起了鲁王的心态:从周老五的表现来看,现在这帮人是毫无回归故土的心思,只是一门心思想在新**站稳脚跟,多挤出些地盘了。鲁王本人,又是如何想的呢?若他也做如是想,则定国公此去,恐怕未必会打得起来――鲁王要能和皇上握手言和,说不得朝局、后宫局势,又要有新的变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哈,今晚又是踩点了。

哎,焦勋好虐啊,他也大爆发了一次,终于不那么隐忍了……

☆、290、回家

周老五一番话;倒是把众人都说得心动了起来;几个海风帮大佬虽然设宴款待了两个密使;但看得出来;任谁都是心不在焉。如此抛家舍业地去到海外;的确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艰难的选择。就算有周老五亲口承诺的许多特殊待遇,众人也都有种种顾虑。不过,外人的功夫,现在算是做到家了,接下来该如何选择;这也不是周老五或者焦勋所能左右。

周老五颇会看人眼色;见几人都有动心的样子;很早便辞去休息了。焦勋和蕙娘回到客院里,因时间已晚;也没多说什么。焦勋睡了主屋,蕙娘在厢房里睡下了,第二日早起,她也先去给焦勋请安,两人倒是做足了主仆的面子。

他们这一次过来,本来是打算看看鲁王残部在山西发展得如何,势力范围大小等等。蕙娘本来还在想,该如何去阅看这些地下帮派的本领,不想现在有这个话茬,各帮派倒是都来和周老五接触。有些更为忠心鲁王的部属,对去新**的事要比海风帮众人更为热心。周老五等人也是乐于和他们接触,反倒是对海风帮诸人淡了下来。蕙娘也是托了他们的福,在短短的三天内将众帮派都接触了一遍,也为鲁王当年的势力暗暗咋舌:三教九流,从私盐贩子到青楼老鸨,甚至于说是丐帮和他都有渊源。更上档次一点的,医生、买卖人,还有身家清白的读书人,私底下其实都和他有关,愿意为他做事。作为一个远离中原十多年的叛王,鲁王的人望也算得上很高了。想来本人也定然是豪杰人物,只可惜蕙娘和他缘悭一面,只能听诸位密使和焦勋,兴起时说些他的故事。

当然,这些鲁王残部的本领,蕙娘却也不一定都要一一见证,她跟在焦勋身边和诸位帮派都接触过一遍,其实大致上也了解了他们的势力范围,知道了他们能办到什么事儿,这也就够了。就如同她和焦勋说的一样,山东,始终不是她的战略重心。眼看焦勋一时半会还脱身不得,蕙娘便又一次提出要孤身上路,到天津和桂皮会合,或是直接回京城去。没想到焦勋不放心她的安全,怎么也不肯答应,硬是要蕙娘等了他两日,这才借口在京中有事未完,脱身出来,和蕙娘两人踏上了回京的旅途。

“本以为他们还会再留你几日的。”蕙娘既然没能独自去镇定,便也放下了此事,和焦勋一前一后,看似随意地并骑而行,因和焦勋闲话道。

焦勋道,“他们倒是有这个意思,不过,被我脱身出来,便也不追究了。”

焦勋毕竟是密使身份,总有些时候他是要和周老五等人单独接触的。蕙娘也未曾细问他们到底都说了什么:他们居住的客栈人多口杂,指不定何处就有个梁上君子在偷听两人的对话,那些三教九流的人物,为了探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