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纪灵心道,果然如此,据说拿到金质奖章,下一步就是上将军衔。

雷子举杯道:“得先预祝纪将军了,此战若无纪将军,少不得还得有些麻烦。”

两人喝了,庞统微微一笑,露出缺了一个口子的上门牙,也跟着喝了一杯。

加尔各答城,阿米尔正苦思着什么。

他现在不太清楚杨锡到底发展的如何,甚至连杨锡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在来此之前,中国区代表叫辰河,还有那山本一夫,总该为辰河制造了一些麻烦才对。

他有自信,自己独处一块大陆,应该发展最快,二十年多年,他已经统一印度,甚至威胁中亚和西亚。

“就是基础发展还刚刚开始,不过我如今拥有这么多人口,只要稳定下来,度过战争后的大饥荒,不出五年,便能全面稳定,说不定到时候可以激活中级科技树。”

要是杨锡知道阿米尔的想法,肯定会嗤之以鼻的说他想太多了,中级科技树,可没这么简单,估计跟政体还有关系,他这封建帝国,若是不改变,永远也别想激活中级科技树。

杨锡有自信,自己各方面,比起阿米尔来,除了武器方面,其他各方面都先进一个级别。

阿米尔只不过多做出来火药枪而已,这玩意儿陆地作战,威力极大,但杨锡可没想现在就跟阿米尔打地盘争夺战。

拖垮你就行。

现在的辰河区,各地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徐州如今打下来,自然也要开通铁轨。

杨锡要在徐州,建一条上连青州,下达广陵郡的铁轨,以沟通青州、徐州、广陵,然后往东连通九江、庐江一直到西陵的铁轨。

其他地方都已经完工,正在发展支线,只有徐州还在规划当中。

现在规划遇到困难了。

徐州和九江、广陵郡之间,有条淮河,淮河很大,要修桥却难。

什么泗水、沂水之类的河流,杨锡选择河宽水浅之处,可以用混凝土造模铸造桥墩,采用浇筑焊接钢架接口的办法,建造桥梁,铺设水泥大桥。

但淮河那么大,这就难办了。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一般是六月至九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杨锡计算,如果在五月至十月在淮河筑基桥墩,那想也不用想,那时不要洪涝灾害就已经烧香了。

此河的干旱期在冬季和春季,春季一过,便是梅雨季节,此时却不能动手。

建设部长刘巴调走后,原辰河大学建设工程学院院长胡灼,成为建设部部长。

杨锡亲自领着包括胡灼在内的建设部骨干成员三十多人,沿淮河考察、统计,最后确定,在下邳国的徐县和淮临之间河段,一处宽大处修建大桥。

此桥一旦建成,将沟通徐州与九江郡,不管是铁轨还是其他车辆,都可以自此通过,不需乘船过河。

此地有一处河道极宽,冬季过后,水流最深处,几乎就只有一两米深度,这却不在话下了。

于是整个铁轨就规划下来,其他地方开始施工,一旦至明年开春,便开始修建大桥,杨锡将此项目定名为,下邳淮河大桥项目。

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烦来了

塞外,天苍苍。

大鲜卑城就如一座万古雄关,坐落在茫茫大草原。

这是辰河商会第一座建造了城墙的城池,其宽大足有二十五平方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概念就是,长宽各有五公里。这么长的城墙,竟然一年时间建成,可见这座城池,花了多少人力物力。

不过可惜的是,此刻这座城里,只有一栋建筑,就是大鲜卑城县城府。

苏大与简肆、甘宁站在五层城府之顶,放眼望去,除了修建下水道留下的痕迹,那就啥也没有,草原还是草原。

“两位将军,感谢长时间以来,军团对大鲜卑城修筑的支持,现在大鲜卑城已经落成,就只差按照规划进行内部建设了。”

简肆道:“苏总督说哪里话,这是公子交代之事,岂能不办好。再说,也没耽误军屯,小麦收成不错,我们现在军队口粮,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也不算耽误时间。”

甘宁也道:“说实话,要我带兵打仗,我一点不含糊,指挥搞这建设,还真是有些发怵,你得请我们喝多少顿,你自己看着办吧,哈哈!”

“请喝酒这个小意思,不过两位将军,怕你们没有时间喝酒哦。两位应该还没有听说,今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