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 (第1/4页)

曹洪收拢两万余残军,往见曹操,并报知张之事,曹操大怒,便要提大军杀向襄阳。

贾诩劝住道:“子廉冲动了,将军根本未反,乃是中了杨锡反间之计了!”

曹操一听,稍一思忖,马上了然。

贾诩又道:“若张反,则子廉将军哪里还得全身而退。若反,应在吕蒙攻击你时,便假意援救,再从后掩杀,子廉你哪里有全身而退之理?”

曹洪身在局中,未及细想,此时再想时,果真如此。

张若投了杨锡,合十九万兵马,他曹洪便是插翅亦难回归北岸。

曹操却大哭道:“元让休矣,不想今日遭此大败。我欲提兵南下,想为元让报仇!”

荀道:“丞相且慢伤悲,此时张虽未反,但事已至此,其不反则不能留得性命,是以,襄阳已然成杨锡之地。丞相此时,应紧守樊城、新野等县,以防杨锡大军北渡啊!”

曹操这才想起,杨锡二十万大军,自己已然只有七万人马了。

若庞统领军北上,杨锡再渡河,曹操难以抵挡。

“今杨锡得势,南阳怕是难以据守,如之奈何?”曹操终于想到了现实。

荀道:“丞相不如与书杨锡,请暂时休战!”

“请和?但杨锡如今大军已出,其能罢手?”

荀道:“今刘备得了秭归,秭归守将寇封叛变,杨锡应需回军应付刘备骚扰,给其一个台阶,其应会停止北进。”

曹操无奈,只得修书一封,命人送过汉水,交于杨锡。

曹操却不知道,就算是刘备不来,杨锡也只计划攻下襄阳,拿下南郡。

就在曹洪渡河同时,杨锡已然收到吕蒙战报,知道反间计大圆满,遂来见张。

张一直按兵不动,他知道一万张嘴也说不清楚,兵不厌诈,既然自己中计,那也只能听天由命,挣扎也无用处。

杨锡命吕蒙回军,于周泰合兵一处,大军浩浩荡荡,来见张。

张按兵不动,杨锡自然知道意思。

这是要跟自己谈了。

再次见到杨锡,张心中不是滋味。

他甚至怀疑,从自己来到南郡起,杨锡便在计划今日之事,这未免太让人胆寒。

第三百六十五章 飞花摘叶

张得知曹洪领军北归,被吕蒙一阵追杀,知道自己就算没反,但也回不去了。

曹操是个什么人,如此大败,总得找个责任人吧,恰好却是此次大败,原因在于自己。

若自己没被胜利的**冲昏头脑,稳打稳扎,第一时间去救应曹洪,就算丢了襄阳,至少可保得曹洪军马无损。

还有一个关键点,那便是,这杨锡到底是如何进入襄阳的,没有一点动静,便进入襄阳城,有穿墙术也不行。

正当张百思不得其解时,探子来报,杨锡来了。

“多少军马?”张紧张的问。

“禀告将军,共三十二人!”

“三十二人!不多!什么?你说多少?”张愣了。

“共三十二人,杨锡一人,护卫一人,还有一个是襄阳的赖先生。”

“杨锡领三十护卫,便来我大营之中,此人真不可以常理度之。赖先生!这赖先生应便是此次内应了。传令,摆宴!”

“遵令!”

张不管杨锡是自信也好,装比也罢,自己输了争斗,但不能输了气度。

杨锡至营帐外,只领了田函、赖皮二人进账,早有十几位张座下将领端坐,宴席等着杨锡。

杨锡与张打过招呼,分宾主坐下。

杨锡毫不客气,直接扯下一块烤全羊的后腿便开始啃,口中还说道:“,看来曹丞相兵精粮足啊,大军在行军,竟然有此等物事!”

张不知道杨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杨锡开吃,自己也只得带头便吃起来。

两边都丝毫不提归顺之事,只聊着军旅生活喝着酒。

杨锡喝了几杯,才对张道:“此次却有何去处没有?”

“辰河兄何意?”张实在没搞懂。

杨锡道:“之前借了之名,诈走了曹洪,我这里却有对不住之处。今曹洪已然败走,自然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若是想走,随时可北还,亦可留在我辰河商会地盘,但留在辰河商会地盘,这军马,却是要遣散的。”

“遣散军马?”不止张一头雾水,就连其坐下众将,皆有些不明所以。

杨锡道:“说实话,我辰河商会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