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常见的那些要好看得多呢。”

周围的姑娘们已经围了上来叽叽喳喳地议论了开来,贾宝玉更是看直了眼,双手接过,连连道:“当真是好极,妙极!”

胤礽弯起了嘴角,就知道这傻小子会是这副反应。

众人正闹着,突然一道尖锐又似是不怀好意的声音响起:“哎呀,这么漂亮的鸟儿,倒是人人见了都赞叹呢,可惜被这鸟笼子束着,可不就像那养在深闺里的金丝雀嘛,送给我们宝二爷,倒当真是好极妙极了。”

胤礽抬眼看去,说话的是那正捂着帕子掩嘴笑的赵姨娘,贾宝玉和众姑娘们的注意力还在那鸟儿上头倒是没反应,却是贾母脸色沉了一沉,王夫人微皱了皱眉,李纨略显尴尬,而王熙凤已经很有眼色地岔开话题张罗着众人回席,生日宴要开始了。

胤礽在心里暗骂了赵姨娘一句,也回了座位上去。

他送这么个玩意儿给贾宝玉,确实有调侃嘲讽他的意思,却没想过让赵姨娘这个喜欢无事生非地给当众说出来给他找麻烦。

两个月前,荣国府重长孙贾兰一病不起,其母李纨日夜照顾,焦心竭虑,贾兰命薄,到底是去了,之后那身体里的人便成了圣祖康熙朝两立两废圈禁至死的苦逼太子爷爱新觉罗胤礽。

胤礽于半昏半醒间,接受了贾兰的全部记忆,清楚知道了自己现下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之后便小心将自己隐藏起来,做起了这荣国府不受宠的嫡重长孙贾兰。

在贾兰的记忆里,如今已是乾隆二十四年,乾隆是取他这个太子而代之登基称帝的他的四弟胤禛的儿子,眼下距康熙朝已有近四十年之隔,而这荣国府及隔壁的宁国府祖上荣国公贾源和宁国公贾演两兄弟俱是他大清当年入关的功臣,因战功受封了公爵,到如今已经传了三代,家道风光,人人艳羡。

只是匪夷所思的地方在于……按说这顺治朝就封了公爵的两位国公在胤礽的记忆里,终康熙一朝却是不曾存在过的。

贾兰是荣国府二房贾政英年早逝的嫡长子贾珠的遗腹子,只是他这嫡重长孙,却是个不怎么受宠的,原因无非是当年王夫人对贾珠爱如珠宝,贾珠娶了李纨没多久便一病不起,竟是去了,王夫人认定是李纨克死了贾珠,对其诸多不满,对贾兰便也是怨屋及乌,始终喜欢不起来。

何况她还有贾宝玉这么个衔玉而生的幺儿,老太太贾母更是将宝玉当做心肝儿命根子,于是这贾兰,便也就只能靠边儿站了。

所以贾兰一贯温和低调,李纨也过得很是隐忍,胤礽来了之后,却也无意改变现状,但是要他像贾兰那般装着与世无争,他却也是做不到的。

个性张扬肆意的太子爷,即使被十几年的圈禁生涯磨平了棱角,即使变成了这不被人看重的公府重孙,到底也依旧是那个骨子里透着骄傲的火凤凰。

花厅里头依旧喧嚣,胤礽坐的位子不起眼,也无人扰他,他乐得清闲,自顾自地吃着东西,目光不经意地四处掠过,看这雕栏画栋,金碧辉煌的布置,再看这人声鼎沸,热闹非常的场景,便忍不住暗自撇嘴,这荣国府金孙的生辰宴,倒是比他这个皇太子当年千秋,却也不遑多让。

当然那也是因为,皇太子的生日是元皇后的祭日,便是从不曾如此热闹而已。

吃了个七分饱,想起李纨交代过的要给他宝二叔敬酒,虽然胤礽是打心眼里不乐意,却也不想让这个对他算是很不错的女人为难,瞅着贾宝玉身边围着的姑娘少了些,这才拎了杯子走上了前去。

贾宝玉一直在逗弄那笼子里的鸟儿,胤礽的酒杯已经举到了他面前,才终于是分了些注意力过来,眉开眼笑地举杯,就与他喝了。

胤礽心中好笑,若非这七彩的鸟儿,他倒是不能得了这位二叔的青睐了。

贾宝玉一向喜与姐姐妹妹们寻欢作乐,对府中兄弟子侄多是不大搭理,平日里见了胤礽也就是贾兰他这个嫡亲的侄子也说不上两句话,这会儿倒是热情,喝过酒又提议道:“这鸟儿稀奇,我就这么收下了也不大好意思,不如明日你寻个时候去我屋里挑件东西,就当我回你的礼吧。”

“那便谢过二叔了。”胤礽也不跟他客气,贾宝玉屋里的好东西比他那多得多,既然对方乐意给,他更没有不收之理。

生日宴还没结束,乏了的贾母和王夫人便回去歇息了,贾宝玉与一群姑娘在行行酒令,似乎完全没把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规矩当回事,胤礽看了一眼,没半点兴致提脚就回了去。

李纨被王夫人给叫了走,讲了有小半个时辰的话才回来,胤礽见她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