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要说姜明锐心里后悔不后悔,肯定是后悔的,当年他执意娶孙青辰就是为了得到孙家在军中的势力,试想现在如果孙家是站在他这边的,那么南疆根本不用大,就已经成了他的囊中之物,而且孙崇武又高居兵部尚书,整个大楚兵力的调配都在他的手里,若是这份力量也为他所用的话,那么拿下整个大楚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可偏偏……

姜明锐暗暗叹了口气,当年之事是他行之过急了,不应该孙青辰刚一反对就把人给送出去了,更不应该的是顾虑她腹中的孩子,行假死之道,那次可真是与孙家结下了不解之仇,两家人多年的恩怨就是从那次开始。

试想若是他当年更耐心一点。真心对待孙青辰,再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是有把握说服她以及孙家投靠过来的。现在则是说什么都晚了,一步错步步错,不过好在他在南疆的布置已经完成,永和水库爆发水患的目的也只是缓一缓大军的行进日程,好让支那联军攻下更多的城池,现在看来却是不可能了,罢了。南疆终究还是需要靠武力解决的。

十万大军藏与百万大山之中,孙永军。不知你准备好迎接它的雷霆一怒了没有?

姜明锐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天上乌云滚滚,初春的天,看来要有一场春雨降落,京城人心惶惶的局面却是一改之前。变的炽烈起来。

定国公府内,定国公苏定安正与一帮幕僚商议事情。

“苏公,此时正是我派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五皇子去了战场,谁能保证他就一定能回来,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一举除掉五皇子,余下六皇子不足为虑,到时孙永军就算攻退南疆联军,也会因保护五皇子不利而被皇上迁怒。一举两得,可谓是良机啊。”

一个幕僚神情激愤道,其他人听的也是连连点头。

五皇子去了南疆刷资历。刚开始时三皇子一派是非常不服气的,因为那样,一旦五皇子从战场回来,军方定然会有大批人马投靠过去,这样两派维持的长久以来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三皇子的地位也会变得岌岌可危。

但现在听此幕僚的话。却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万一五皇子一去不回。那这皇位还不是三皇子的囊中之物,不管是六皇子还是九皇子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这样看来还真是天赐的良机。

苏定安沉吟良久说道:“若真如此的话,那此时当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会禀报三皇子,若三皇子也觉得可行的话,就可以加紧人手派过去,以保万无一失。”

苏定安其实也觉得此计可行,但三皇子终归是他们的老大,这么大的事还是先跟他商议一下为好。

幕僚急道:“苏公不可,三皇子行事素来优柔寡断,苏公若是与他相商,还不知何年何月才会达成,不若我们先派了人手过去,等事成之后再禀告三皇子知道,那时三皇子非但不会责怪我等,反而会夸赞我们行事周到呢。”

其他几个幕僚闻言有点头也头摇头的,有的说虽然现在三皇子还不是皇上,但总有一天会是,我们这样瞒着他这么大的事,他若事后算账的话,那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南疆战事注定不会长久,若我们再拖沓下去的话,说不定就会错失良机,真到那时才是哭都来不及,若依着三皇子的性子,考虑个几天,再斟酌良久派谁过去合适,一来一回差不多要几个月的时间,到得那时说不定战事早已过去,大军之中想要刺杀五皇子何其难哉。”

那幕僚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这话却是说出了众人的心声,三皇子一派,虽然大家都是真心拥护三皇子,但服他的人却是不多,就像现在这个时候,没人否认那幕僚话里有什么不对,相反以大家对三皇子的了解,事情说不定还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苏定安犹豫了一会,见幕僚们终于口径均是觉得此时应该速战速决,料敌先机,攻其不备,这样胜算才会更大,苏定安当机立断,拍板把这事定了下来,当即让人挑选出死士派去南疆了。

“希望此行一切顺利吧。”苏定安对着月光饮下杯中的酒。

朝中各个势力均有抬头的架势,但有宣帝坐镇,还出不了岔子,京师十六卫不是说着玩的,任谁有什么异动就会一举拿下,真正危险的地方就数南疆了。

孙永军走在泥泞的土路上,边走边骂:“格老子的,什么鬼天气,楚珏那小儿若还想领兵出寨的话,就把他捆起来扔柴房去,看他还敢不敢乱下军令。”

旁边行军书记苦笑连连,军中两个大佬针锋相对,他夹在中间委实不太好受。京城在得到大军不日就会抵达南疆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