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部分 (第1/4页)

幕僚急道:“苏公不可,三皇子行事素来优柔寡断,苏公若是与他相商,还不知何年何月才会达成,不若我们先派了人手过去,等事成之后再禀告三皇子知道,那时三皇子非但不会责怪我等,反而会夸赞我们行事周到呢。”

其他几个幕僚闻言有点头也头摇头的,有的说虽然现在三皇子还不是皇上,但总有一天会是,我们这样瞒着他这么大的事,他若事后算账的话,那我们又当如何应对。

“南疆战事注定不会长久,若我们再拖沓下去的话,说不定就会错失良机,真到那时才是哭都来不及,若依着三皇子的性子,考虑个几天,再斟酌良久派谁过去合适,一来一回差不多要几个月的时间,到得那时说不定战事早已过去,大军之中想要刺杀五皇子何其难哉。”

那幕僚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这话却是说出了众人的心声,三皇子一派,虽然大家都是真心拥护三皇子,但服他的人却是不多,就像现在这个时候,没人否认那幕僚话里有什么不对,相反以大家对三皇子的了解,事情说不定还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苏定安犹豫了一会,见幕僚们终于口径均是觉得此时应该速战速决,料敌先机,攻其不备,这样胜算才会更大,苏定安当机立断,拍板把这事定了下来,当即让人挑选出死士派去南疆了。

“希望此行一切顺利吧。”苏定安对着月光饮下杯中的酒。

朝中各个势力均有抬头的架势,但有宣帝坐镇,还出不了岔子,京师十六卫不是说着玩的,任谁有什么异动就会一举拿下,真正危险的地方就数南疆了。

孙永军走在泥泞的土路上,边走边骂:“格老子的,什么鬼天气,楚珏那小儿若还想领兵出寨的话,就把他捆起来扔柴房去,看他还敢不敢乱下军令。”

旁边行军书记苦笑连连,军中两个大佬针锋相对,他夹在中间委实不太好受。京城在得到大军不日就会抵达南疆的消息时,不管是朝廷里的官员还是市井百姓都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之前南疆联军一路势如破竹进军大楚南疆边境,眼看着南边小城一个个沦陷,大楚君臣可谓是心力交瘁,烦恼不已,现在听说大军已经杀到,还是富有经验的孙永军坐镇,甚至还押上了五皇子,三皇子一派怎么样不知道,但五皇子一派绝对会力保南疆,这一站势必会赢的漂亮。

在这样的气氛带动下,京城街头巷尾又掀起一轮热热闹闹的讨论,有说得失的,有说大军的,有说南疆风俗的,各执一词,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大楚这一战非但不会输还会赢的漂亮。

对于这样的定论,卢国公府欢喜一片,不管是真欢喜也好假欢喜也罢,反正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仿佛南疆五皇子已经打了胜仗。

卢国公府前院书房,一如既往的安静,府内下人经过此处时脚步都会不自觉的放轻。唯恐打扰了二老爷看书,卢国公府哪个提起姜二老爷不是翘起大拇指,夸赞一声好气度!

姜二老爷对人宽和有礼,上对卢国公孝顺依顺,对长兄也是宽厚谦让,丝毫没有争夺爵位的意图,对待子女晚辈更是严肃爱护。即便是对待下人也是有理有据,丝毫不因出身的问题而有任何怠慢,因此整个国公府对这个姜二老爷无不心服口服。名声直逼圣人。

府内人都知道姜二老爷不爱功名利禄,因此这些年一直隐居家里,平日里除了看看书种种花别无其他爱好,倒像是个隐形人般。为世人所忘记。

姜明锐皱着眉头在书房中走来走去。不一会,架后面传出一阵轻响,两个人影凭空掠了出来。

“主公,据属下查看,大军在抵达永和水库时确实遇到了阻击,但不知怎么被孙永军那厮给破了去,五皇子也没受伤,现在大军预计已经到达南疆。不日就会与南疆联军碰上。”一人说道。

姜明锐看着墙上的大楚边境图,眼睛死死盯着。

听到那人报告。他说道:“这些我已知道,可否查出孙永军是如何破了此计的,我记得五皇子身边都是咱们的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意外?”

那人略一迟疑就道:“得来前方传信,据说那几个人都在水患中死去,现在五皇子身边都被换成了孙家的人,因此才会一点消息都没收到。”

他话音刚落,就听一声轻响。

“啪!”姜明锐狠狠一拍桌子,嘴里低喃“废物!”

孙永军又是孙永军,姜明锐现在听到这个名字就恨的不行。

“主公恕罪,我等辜负主公所托,实在罪该万死!”

两人吓的连忙跪地求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