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2/4页)

一愣,心中好笑:“娘子,你给他梳吧,我准备早饭去了。”

心珠捡起一把木梳,动作轻柔地为孩子梳了起来:“真是好可爱好漂亮的孩子,告诉婶婶,你今年几岁了?”

“十岁。”孩子闷闷地回答。

“看来,你和咱们果儿一样大呢!对了,你爹爹妈妈呢?怎么他们都放心你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跟着商队跑?”

孩子不说话了,秀气的眉头皱起,一双澄澈的眼睛登时如冬日里的海水般深沉冰冷,心珠对着铜镜一愣,赶紧岔开话题笑道:“小兄弟,是不是觉得这里不好玩?又闷得慌?要不,呆会吃了饭,婶婶就带你去找果儿玩好吗?”

孩子默不作声,脑袋却轻轻地点了点。

久违的阳光终于从云层中钻了出来,豁然晴朗的天气,院子里晒着在胭脂缸里浸泡了十多天的蚕丝绵。少年默默地站在柔止身后,虽然一直不说话,但乌黑的眼睛却闪过种种好奇。柔止本就不认生,于是停下动作,大大方方地去招呼这位和她同龄的客人:“你知道我是在干什么吗?”

少年愣愣地摇头。

柔止得意地将一张张染了红蓝花汁的圆形胭脂绵展现到少年眼前:“我这是在做胭脂,胭脂你知道吧?就是咱们女孩子常用来抹脸的胭脂饼呢!告儿你说吧,你别看这些胭脂饼不起眼,做起来可难呢!”她指着院中晒了一大堆的干红花耐心解释道:“首先,你得先‘杀花’,杀花呢,就是将那些花儿先捣成干净的花汁,然后再把花汁注入胭脂缸里,最后将蚕丝做成的绵片剪成小小的圆块儿,诺,就像这样,再把它们叠成五六层放在胭脂缸里泡呀泡呀,差不多丝绵带上一层厚厚的汁儿,就可以取出来晒了…”

“…这么复杂?”到底是小孩心性,好奇心又重,很快地,少年便忍不住蹲下身和柔止聊了起来。

“这还是最简单的呢!”柔止也是个热情的孩子,见少年兴致勃勃地听她讲,聊不多时,索性站起身领着他往一间耳房跑:“走,你跟我来,我带你去看我娘做的胭脂膏,看了我娘做的那些,你才知道什么叫做巧夺天工呢!”

架上瓷瓶琳琅,阳光洒在那些大小不同的瓶瓶罐罐上,少年目光刚触及其中一个纯白色的小瓷盒,柔止立即笑盈盈地将它拿了下来:

“这是口脂。”她小心翼翼揭开盒盖,一股香气弥漫开来,随后,用食指蘸了一点红得透亮的胭脂膏往唇上抹了抹,露出编贝般的齿灿然一笑:“我娘说,以前她见过那些口脂用起来容易掉色,还容易干,所以,她特别往里面加了一些牛髓和油膏,你看,这样是不是光滑多了?”

果然是光滑多了,女孩涂了一层胭脂的小嘴就像雨后的桃花晶莹剔透,少年心中迷怔,心中默默赞叹,怪不得呢,怪不得诗上老会写什么“朱唇一点桃花殷”,原来是这个意思…

“要不你也试一下?”

猝不及防地,柔止从口脂盒里猛地挖了一大团胭脂膏子,在少年出神间往他嘴上涂去。少年闪避不及,脸上又羞又恼:“你干什么,干什么!我是男孩子!!”一边怒瞪着柔止,一边忙用袖子去擦嘴。

“哈哈,我不知道,原你是男孩子呀!”

柔止笑得更乐了,少年气呼呼地瞪着她,看着少年生气害羞的样子,突然之间,柔止对少年才开始的成见抛到九霄云外,她居然觉得这个孩子有点可爱。

然而,成见虽是没了,但两个孩子玩到一堆并不见得会有什么好事。

午饭过后,春阳正好当空,浓荫遮蔽的后院墙根,有人在试着钻狗洞——

“快点,你快点,到底钻不钻呀?”

没有办法,四合院的两道正门,商队里的几名家丁像重兵一样严防把守,不得已,柔止只好想出这样下三滥的招数。

少年轻提袍角,面上犹犹豫豫:“真的、真的只有这一个办法才能出去吗?”

“哎呀,你怎么这么婆婆妈妈的?你不是说想出去吗?你到底想不想出去?你不去就算了,那我一个人先走了。”柔止的彩裙在洞口边一个转折,作势就要离开。少年慌了,心一横,赌气似的爬伏下身子,干起了生平从未干过的营生:“钻就钻,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霎时间,所有的教养和傲气登时化为乌有。

外面丽日悬空,别有洞天,晴光像织布机上的万道金丝穿梭而下,大片大片的红蓝花在金灿灿的阳光下荡漾起伏。山的那一头,几处竹篱农舍四散开去,几处人家的烟囱上飘起了袅袅炊烟。

“快点,你快跟我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