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首笑道:“果然进益了!较之从前更为流畅自然,只是,依旧是秀气有余,遒劲不足,还需勤练……”先生说着,看着我写下的诗句,又好奇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为何写这两句诗?”

我笑答:“园中的桃花开得正艳,我写此句,以应眼前之景,师傅看可好?”

先生一听之下,居然呵呵笑道:“你当知后两句是‘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莫非,小妮子春心动也?”

我不由大窘,红了脸道:“师傅如今也学坏了,竟然如此取笑简心……”

师徒二人正笑谈间,忽有人来报说,梅公主遣人来邀我入宫。我问明先生,知今日暂时无事,便应梅公主之邀而去了。

待入宫见了梅公主,却见她脸色凝重,娥眉深锁,一改往日的轻松模样。

我诧异不已,细问之下,才知道昨夜靖王府里出了事,靖王那尚未满百日的小孙儿竟被人下毒所害,救治无效,不幸夭亡。因世子外出未归,今日一早,老亲王和老王妃已带世子妃进宫觐见太后,请求太后严惩真凶,替死去的小王孙讨还公道。

我听得心惊不已,忙问道:“可知到底是何人所为?”

梅公主说道:“我也不太清楚,只是隐约听说,是小王爷的几位妃妾勾心斗角的结果。小王爷正当盛年,除了世子妃,还有两位侧妃和数位姬妾。这小王孙是侧妃吴氏所生,而如今被指证下毒者正是另一位的侧妃江氏的侍女。故江氏嫌疑最大。。。。。〃

我叹道:“宫闱争斗自古不休,但稚子何辜,怎么可以对孩子做出这种事情!”

梅公主道:“可不是!靖王与王妃方才离开,阿娘心中一定极为不爽快。一路说着,一路已行至太后的寝宫。

入了内室请安,却见皇帝赵祯也在,想必也是为了那小王孙之事而来。

太后一向和颜悦色,如今也是抑制不住满心的愤怒和心痛:“。。。。。哀家从未料到,宗室内竟有人如此胆大妄为,泯灭良知,做此这样阴险狠毒之事!今日靖王夫妇悲愤伤心,哀家又何尝不是痛心疾首!哀家必然不能坐视,定要对那行凶之人严加惩处,以正内闱的奸邪之风!”

赵祯道:“方才听随靖王妃入宫的世子妃所言,下毒者是世子侧妃江氏的贴身侍女,名唤方菁……”

方箐!我正奉茶与太后,闻此言大惊失色,手心一抖,手中的茶盏便滑落在地,瞬间碎裂成片。

太后与赵祯、梅公主皆惊愕地望向我,我心一慌,跪倒在太后面前。

梅公主忙上前拉起我道:“心儿,不要慌张,你也知道阿娘不会怪你的。可烫伤没有?快让我瞧瞧!”

我没有起身,长跪禀道:“太后,实不相瞒,方才官家所说的那个名叫方菁的侍女,正是简心的闺中密友,简心与方菁姐姐相交数载,对她知之甚深,方菁姐姐善良敦厚,绝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请太后及官家明鉴!”

太后与赵祯愕然相顾,沉默片刻,只听太后说道:“那方菁小小一名宫女,自然不会蓄意谋害王孙,但若有人指使,只怕她也不敢不听命行事……”

我急道:“太后,我深知方菁姐姐的为人品性,即便是背后有人相逼,她也绝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的!”

太后道:“心儿,并非哀家不相信你的话,只是,谋害王嗣,非同小可,那方菁既有重大嫌疑,哀家少不得着人将其追究严办到底。。。。。。”

我还欲再言,只听赵祯温言道:“简心,你不要着急。朕这里倒有一个主意,此事虽涉及王室,亦是开封城内的重大命案,不如交由开封府来处理更为妥当,不知母后意下如何?”

太后思量道:“开封府尹包拯断案如神,公正严明,交由他来办理也好。”

陪梅公主用过午膳,我便向急急请辞,梅公主知我心中焦急,也就不多做挽留。

赶回开封府不久,便听说靖王府已将小王孙一案移交至开封府审理。我打听到方菁也被带至开封府大牢关押,忙禀明大人,至大牢中探望。

开封府的大牢,是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地方,阴暗压抑,空气浑浊,零散摆放的刑具和那燃烧不灭的火盆更为此地增减了几分令人惊惧不安的气氛。

我在狱卒的带领下,来到方菁的关押之所,只见方菁一身白色囚服,默默倚在牢房角落里,神色黯然,容颜支离,瘦削的身影愈发显得单薄无助。我心头一酸,轻轻唤了声:“姐姐!”

方菁一怔。循声回头,待看清是我,眼中闪过一抹不置信的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