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2/4页)

惩。

“您说这个人会是什么样的人?”志辉说。

“他身上没有任何证明,无法断定他的真实身份。”洪玉青说。

“我看他不像是个好人。”志辉说。

“何以见得,不能仅凭表面现象确定一个人的好坏。”洪玉青说。

“您想想看,一个好人怎么会无端的挨打,并且被人扔到路边,而且又是在深夜,好人谁不在家里好好待着,深更半夜出来干什么。”志辉说。

“不能以貌取人,要看他的实质。”洪玉青说。

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当前大多数人共同认知认同的东西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可是人不断进步变化的,所以好坏也就没有了绝对,理解了前面的,那什么是好人坏人,他们的区别等就不难判断。简单地说,符合大多数人认同的事和行为的就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长处。多数情况下人是比较理性的,表现出善的一面较多,做人做事也合乎常理,就是所谓的好人,区别在于好人也会做错事,但是往往是无心的,而坏人是主动害人。对你好的人就是好人,对你坏得人就是坏人。因为事物都是有多样性的,判断人的好坏不能只评价一方面。你如何判断这个人好坏,比如一个人在外面偷窃了十块钱,是坏人吧,但如果他偷这十块钱是为了买碗饭给快饿死的流浪儿吃,那他就是好人了吧。但这又不对,对那个被偷了的人来说,他被这个人偷走了钱,损伤了财产,所以对他来说这个人是坏人,对那个差点饿死的流浪儿来说,这个人确实大好人。所以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他做了哪些事,而且一件两件事根本无法判断他是否是好人,所以,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对你好的就是好人。比如你是那个饿得不行的儿童。而对你坏的人就是坏人,比如你是被偷了十块钱的那个失主,说不定你的十块钱也是救命钱。区别在于好人做事在帮人,坏人做事在害人。

“您的心就是善良,考虑的事太多,因为您的善良,您吃的亏太多。”志辉说。

“作为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只要自己认同的事必须去做,比如今天救得那的小伙子。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在那种情况下必须救,因为他是一个人,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失去生命。哪怕他真是一个坏人,也要让他明白人世间的真情,从而改变他的思维,正确面对自己的行为。”洪玉青说。

因为潘学亮等人报了案。东城公安分局刑警大队立案侦查,负责案子的刑警三队长蒋观华、刑警肖世芳。根据常守信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因为是在深夜,仅是听见几声喊叫,无法确定侦察范围。加之夜里下了大雨,即使留下痕迹也会被雨水冲洗掉,不可能留下有价值的线索,所以不能确定案件性质,没有办法只得重新开始调查,走访了不少人,还是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头,不知还要费许多周折。让两个人很是挠头。

“蒋队长,难道徐峰真是遭遇了不测,可是没有一点有价值的线索。作案之人太狡猾了,竟然没有留下破绽,让我们猫抓刺猬无从下手。”肖世芳说。

“现在还很难说,假如反映的是事实,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遭到绑架。一种是遭到仇家报复,无论是那种可能。老天爷无意中帮助了他们,要是昨天没有下大雨,或许能到的一点线索,这才是我们的困难之处。”蒋观华说。

“可是以他家目前经济条件,绑架似乎不太可能,谁会绑架一个没有钱的人,应该是第二种可能,他和什么人结下仇,为了报复把他弄走,如果这样的话可是凶多吉少。”肖世芳说。

“现在还无法确定,只能看调查的结果,如果真是遭到仇家报复,事先一定作了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肯定会露出破绽。”蒋观华说。

“可是并没有发现他和某个人有冤仇,这一点也似乎没有可能。”肖世芳说。

“必定人已经失踪,现在没有一点线索,我们只得从头开始。”蒋观华说。

“或许是感情方面,为了得到心爱之人会不择手段,他们什么办法都会使出来,现在这样的案件不少。”肖世芳说。

“你说得有道理,咱们去他家里了解情况,或许会得到一些启发。”蒋观华说。

“还有一点我要说。”肖世芳说。

“有什么话直接说,不要老牛吃草吞吞吐吐的。”蒋观华说。

“虽说是失踪,但毕竟时间短,从失踪到现在才一天多时间,现在的人一连几天不回家很是正常,咱们开始调查,结果什么事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