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2/4页)

沉思了许久,林雨墨微眯的双眼当中也射出了一丝带着一丝看透迷雾的自信光芒,我就觉得自己之前一定是遗漏了某些东西……原来如此,原来这份’超越级‘的gn科技里面还包含有这么神奇的移动方式!

果然我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偏执和片面了!

既然gn科技可以被那个存在评价为’超越级‘,那么它就一定具备配得上这个评价的地方,达成目的的手段早就已经被人准备好了,如果有了这种手段还不能达成自己成就超凡的目的,那岂不是与自己把自己蠢死无异?

‘量子传送装置以及远航超低温休眠系统’

这就是林雨墨从自己脑海当中找出的或许能够达成自己目的的两个选择,其中量子传送装置的原理是利用量子主脑veda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超远距离定位,之后再由天行者号建立一个量子阀门,通过庞大的gn粒子强行构建只能单方面通过的空间扭曲点,利用这个空间扭曲点实现两个不同位置的空间跳跃!

这种手段,特别是资料当中显示的那个由银白色的合金材质构建的,具备着金属冰冷锋锐的刚强之美的圆环状量子阀门,在林雨墨看起来简直就是自己曾经看过某些科幻杂志当中架空出来的,能够在不同星球甚至是星系之间自由穿梭的‘星门’翻版!

只不过星门的传送是双向的,而量子传送装置则是只能进行单向的传送!

同时量子传送装置的缺陷也非常明显,显然gn科技的出发点是与异星生命体沟通,所以更多的精力用在了人体本身方面,从本质上将gn粒子这种神奇的物质当做了促进人类进化的必需品,而附带的武器系统尽管很强力,但究根结底来说,gn科技的最终目标仍然是整个人类的‘变革’,通过这种变革驱动已经陷入了凝滞状态的人类重新走上进化之路,在实现生命的最终升华之后,与异类共存。

所以对于gn科技的大方向来说,彻底向星辰大海进军的大宇宙时代还显得有些遥远,对于当时环境的gn科技来说,量子传送装置仅仅是类似是gn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附带产物,这种空间科技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仍然属于不成熟的产物——因为它的能耗实在是太大了。

比如从木星向地球单向传送一千克的物体,那么它的能源消耗就相当于携带一百千克的物体从木星通过正常航行抵达地球的能量消耗,也就是说,如果哪怕是搭载了要塞级太阳炉的天行者号,也需要长时间的充能才能够支撑起一次有极大限制的量子传送。

根据veda提供的信息,如果全部开启目前的天行者号上面搭载的一枚要塞级太阳炉以及六枚要塞级拟太阳炉全天候超负荷运转的话,大概七个月左右就可以负担得起一台高达机体或者同体积质量的探测器由木星直接抵达地球的传送!

不过以林雨墨的性格来说,这种千里走单骑的行为虽然看上去豪迈霸气,但是却并不符合林雨墨无准备不行动的行事原则。

虽然不可能凡事全部都准备万全,但是亦不可单单凭着一腔热血便头脑发热的只身入虎穴,更不用说林雨墨在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某种危险性极大的外星异族的存在后,变得更加谨慎小心,那种莽撞无谋的行为,理所应当的就被林雨墨第一时间pass掉了。

既然已经知道了天行者号无法达成整艘母舰整体的传送,而林雨墨自己也不准备一个人驾驶着高达传送过去,那就仅能退而求其次,在质量与数量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

有了这个决断后,林雨墨便根据自己手头的资料,向量子主脑veda提出了一个能够在维持一定武装和生存能力的情况下,将一艘专门用来搭载高达的太空战舰直接传送到地球附近空间当中的提案!

然而,哪怕是这样一个已经让步到了极限的提案,根据veda的测算,这其中的能源储备也需要将近20年来完成!

再说远航超低温休眠系统,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方案才是林雨墨最青睐的那一个,与量子传送装置类似的,远航超低温休眠系统也是gn科技人体改造技术发展中产生的衍生技术,不过与量子传送装置所达成的在极短时间内到达极远距离相比,远航超低温休眠系统则是在正常的航行过程中,以曲线的方式,变相的减少人类因为漫长的星际航行而浪费掉的宝贵的时光。

因为在由人类朝着拟变革者,甚至是变革者方向进行催化,调整的过程中;各种变化极端快速而复杂,在正常状况下,这个过程几乎不能够被影响与逆转。

但是假如这个过程能够暂时性的凝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