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2/4页)

影响,士气低落。

数日后,敌军未来,己方军中便出事了。暴风骤雨几日几夜不曾停歇,狂风呼啸,连连将大树刮倒,有数位进城采购军需的士兵,竟被倒下的大树压倒,丢了性命。还有不少巡夜的士兵,被风吹雨打,起了高热,连续几日不曾病好,有些身体差些的,便这么没了。尚有一些营帐没有搭好,被狂风一吹,倒塌下来,使得不少的人士兵受了伤。

天灾面前,人命是如此地脆弱,晏苍陵心中寒凉,想去安慰受害的士兵,却因暴风暴雨而寸步难行,最终只能待在帐内,烦闷地走来走去。

季临川看在眼底,也甚是无奈,按住晏苍陵的手,想开口安慰,却觉所有言语都苍白,只能抱着晏苍陵,静静地拍着他的后背。

狂风怒号,犹如一根粗大的带刺鞭子,狠狠地抽打着人间,所过之处,遍体鳞伤,城中一些百姓的房屋都因此而被吹倒,落得满目狼藉,文江一同发了狂,吞水吐浪,掀起惊涛骇浪,向城市张开了狮子大口,将其吞没。

大水淹没了城市的低洼之处,水高至人腰,人行走都极其困难,不少百姓纷纷逃了出城,欲另谋生路,可望着漫漫长路,却不知归途在何处,加之风高怒号,无法行进,最后只能忍着悲痛回了城内,过着无火生饭的日子。

数一日,狂风稍稍小了一些,晏苍陵多日拧紧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走到帐边,看帐外的天气,心头一舒,等待多日终于渐见天光,大军也终于可以准备出发了。

打着伞走入雨中,晏苍陵深吸口气,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了嘈杂的人声。

☆、第一六四章 ·放粮

晏苍陵闻声过去一看;原是有数人在军营附近争执,其中有百姓也有守城的守卫。一问守着军营门口的士兵,方知原来是城中百姓不堪忍受暴雨淹城、无火生饭的日子;欲举家逃离;但方逃到此处;便被守卫发现拦下了。桓朝有令,为了能保证及时收税;百姓不可迁家至他城;若不得已迁家,则必得保证有人代迁家之人纳税。而今看这些行色匆匆的百姓;显然他们是仓皇逃亡,偷渡出城,并未安排代其纳税之人。

晏苍陵拉下了脸,看那些守卫言辞激动规劝拉人回城,明显是生怕百姓逃亡,自己跟着受连。百姓深受天灾之苦,洒泪相求,守卫也苦口婆心地劝解,望百姓能照顾他的饭碗。

双方形成了僵局。

晏苍陵上了前去,安慰了几声情绪激动的百姓,在其淡定下来后便问道:“你们为何要逃?不过是几日的天灾,值得耗费如此气力迁移么?”

其中一枯瘦如柴的百姓抹干了眼底的泪花,叹恨地道出自己的辛酸,原来天灾近几年连连发生,受殃百姓不在少数,今年将房屋盖起了,明年便被摧毁了去。而因着天灾之故,粮食产收锐减,百姓难以果腹,而朝廷赈灾的粮饷皆被一些贪官收入囊中,真正落到百姓手中的,不过是九牛一毛,百姓苦不堪言,唯有能偷渡出城。

说到这事,其中以守卫也是唉声叹气,他道这些年他抓回了不少偷渡的百姓,可私心里他却是想着能放百姓另谋生路的,可是放走了百姓,他吃饭的饭碗就没了,又如何来养一家老小。

晏苍陵眉头紧拧,问了一声那些赈灾粮饷都到哪儿去了,百姓同守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都不约而同地落下了两个字:州牧。

晏苍陵带着人杀进了州牧府上,大刀一横,直直架在州牧的脖上,逼他交出这些年吞掉的粮饷。

州牧吓得脸色发白,命悬颈上,哪还敢说个不字,抖着手就唤人将自己这些年吞的钱交出。

晏苍陵看着那成箱的黄金白银,更是怒火攻心,百姓同守卫皆知晓是州牧私吞粮饷,可见其私吞已是明目张胆的了,而今百姓正受难,州牧却私吞金钱而不发放,好狠的心!

晏苍陵唤人清点那一箱的黄金白银后,便让人去钱庄兑换现银,发放给有需百姓。

“只有这么一些?!”晏苍陵冷笑逼问,“你贪了不止一年罢,这些银钱估摸着不过是你一年的量。”

“回……回王爷,只……只有这么一些了……”州牧被脖上的冷刀吓得全身寒凉,抖动不已,又强调了一句,“真的只有这么一些了。”

“搜!”晏苍陵挥手令下,士兵们便纷纷涌到州牧府的各个角落去搜寻可还有剩余的,熟料搜遍了全府,只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装饰品,并无大量的金银。晏苍陵大怒,揪着州牧再三逼问,州牧每次的言辞都是一致,后来禁不住吓,就说道这些年朝廷赈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