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 (第2/4页)

他交流,告诉他这是什么。

再或者,她像个疯子一样,上蹿下跳地陪着他藏猫猫,玩游戏,做怪动作,发出古怪的声音。文渊街的小院子里,经常传出母子俩欢快的笑声。

这天午后,夏瑞熙又继续每日的功课,拿了一块绸布盖自己的脸,和达儿藏猫猫玩——这是达儿最爱的游戏。娘两个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吴氏突然来了。

吴氏一进门就笑夏瑞熙:“老远就听见你的笑声,什么事儿这样开心?”

夏瑞熙头发微乱,脸色通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逗孩子玩儿呢。”

吴氏笑着坐下来:“四弟还是不在家?我听世卿说,他又要升官了?”

夏瑞熙有些黯然地点头:“听说是这样。他这段时间,基本都是天未亮就出去,经常整夜不回来的。”

这段时间,欧青谨回家越来越晚,有时候甚至和刘力子关在将军府里议事通宵达旦。他偶尔也会和夏瑞熙说起一些事情,关键的却不肯多说,夏瑞熙只知道,他向新帝献了一策,成功地诱降了伪帝的手下一名能臣,打破了僵局,封赏很快就到——他又要升官了。

吴氏笑着拍拍她的手:“你要高兴才是。等天下平定,说不定你还能跟着他一起去京城享福呢。官夫人,多威风啊。”

夏瑞熙可不稀罕什么官夫人,她的志向一向很小,只想好好过日子。淡淡笑过,问道:“我这段时间不方便出门,好久没有回去,家里可好?”

吴氏愁兮兮地叹了口气:“不好。这个家太难当,我都要愁死了。”

夏瑞熙忙问道:“怎么了?”

第71章 家庭矛盾(二)

吴氏喝着茶:“家里现在吵成一团糊涂。福儿总和尚敏吵架,那天裁夏装,为了一块衣料,两人又大闹一场。福儿这丫头,年龄大了越发不像话,说的话极难听,硬是逼得尚敏嚎啕大哭。姑奶奶只会哭,三弟妹又装晕。世卿和世玉便闹着要搬出去,三弟为此打了福儿,三弟妹为此寻死觅活的。我还不敢把这事说给娘听,只是说小孩子不懂事。这都是些什么破事,说出去真是丢人现眼。我心里闷得慌,就想到你这里来躲半日清闲。”

没想到曾经显赫一时的世家,一旦穷下来,也和小家小户没什么两样。为了一根针,一股线照样可以撕破脸面,闹得不可开交,什么诗书世家,什么礼义廉耻,在生存需要面前,简直比狗屁还不如。

以前吃大锅饭的时候,白氏就争得挺凶的,总怀疑别个占了便宜,她吃了亏。现在家里养了这许多人,而且还要她拿钱出来养,她不闹腾才怪。

说起来,夏瑞熙觉得白氏心里不舒服并不奇怪,媳妇的想法和儿子的想法永远不一致。儿子愿意拿出自家的钱去养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子女,那是因为他们是一家人,有感情,媳妇却是只和儿子是夫妻,只和自己的儿女有感情。

夏瑞熙愿意拿钱出来贴补家用,除了她舍得,觉得欧家二老和吴氏夫妇对她们极不错,她和欧青谨感情极好以外,还因为她富裕,所以才能如此大方,不计较。否则她也是要发愁的。就比如从前刚结婚那会儿,她就不愿意拿自己的私房和嫁妆出来补贴欧家人。

吴氏愿意多出钱,夫妻感情好是一个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她是长媳、长嫂、未来的族长夫人,儿子已经长大,又成器,没有后顾之忧,有底气。如果她处在白氏的角度,虽然以她的性格来说,不会像白氏这样直白,但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白氏呢,她有什么?儿女幼小,丈夫的心思明显地不在她身上,婆婆还想着要给自己的丈夫添小妾通房,在她的角度看来,欧家对她是不好的。她有什么理由要为他家养亲戚?养一窝子对她不好的人?

夏瑞熙理解归理解,却不能把话和吴氏说透,正好小丫头小竹送上刚摘下来洗净的樱桃,便热情招呼吴氏吃樱桃。不发表任何看法,听着就是。

吴氏一边吃樱桃,一边说:“其实,我来寻四弟妹,是想让四弟妹去做个中人。这样闹下去不是法子,还不如趁早搬出去大家清净,偏偏老三又不肯搬,我不好开口,怕他们说我想赶他们出去。我想来想去,就是你开口最合适。”

夏瑞熙笑问:“大嫂的意思是,让我去和娘说,让他们搬出去?”她才不要做这个冤大头呢,若非到了紧要关头,她是不会插手三房任何一件事的。

吴氏早猜到夏瑞熙不愿意,笑道:“你不愿意去也可以,必须得给我想个法子解决了。这样闹下去,欧家的名声都不保了。”

夏瑞熙不依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