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廉价劳动力 (第1/2页)

在大汉,壮丁是最高昂的财富,可在西边各国,壮丁是最廉价的东西,经过谈判,西边各国几乎都是以一匹丝绸的价格换取一个壮丁。

是买断,大汉的一匹丝绸,就能换取一个身强体壮的劳动力,换取成功后,这些劳动力将彻底属于大汉,是大汉的财富。

让人难以相信,一匹丝绸在大汉什么价格,不过是一个普通家庭本月的收入罢了。

当然,一匹丝绸在西边各国,价格是非常高昂的,而且是奢侈品,非贵族用不起,而且绝大部分国家还分布法令,只有贵族才能拥有丝绸。

就这样,大汉用一船丝绸换取数千壮丁,他们将乘坐海船直接到吉州之北登录,进去北方之地,开始修建道路。

还有不少则翻越葱岭,经过西域等地,进入北方各州。

这次交易,大汉有债务和十万匹丝绸换来二十多万劳动力。

二十多万人,而且全部都是壮丁,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

而且大汉只需要保证这些人的温饱就行,不用另付工钱,因为他们都是大汉买来的,说白了就是努力,他们的国家不会在乎他们的死活,大汉也不会在乎。

不过有先见之明的陈子明当然不会放任这些人自生自灭,大汉不缺粮食,也不缺衣服,所以陈子明要求管理他们的人员,必须保证这些人不会饿死或者冻死。

这些人在西边各国看来是低贱贱民,但在大汉,他们确实不可缺少的劳动力,大汉还有近百万里的道路需要修建,无数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不能因为一点食物一件衣服而浪费了这些劳动力。

而且陈子明还以大汉的名义向这些人保证,他们只需要在大汉工作中十年,大汉便送他们回家,而且回家的时候,他们将得到十匹丝绸的工钱。

表现好的,甚至可以得到百匹丝绸的工钱,也可以成为工头,吃得更好。

这些西边各国的壮丁得知只需要安安分分的工作十年,便可以回家后,皆大喜,同时还有工钱可拿,十匹丝绸,十年的工钱,如果是汉人,会被打死的。

了西边的壮丁不同,十匹丝绸在西边各国可是非常贵重的东西,那怕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内辛辛苦苦干活十年,也换不来十匹丝绸的工钱。

十匹丝绸,足够他们三口之家十年甚至二十年内衣食无忧,甚至可以说是富裕。

有人提出让这些壮丁成为大汉之民,可反对的人更多,不说这些人肤色与大汉之人相差很大,更主要的是,这些人得不到大汉百姓的认同,始终不是华夏种,没有华夏魂。

陈子明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安逸的环境下,大汉人口将迅速暴增,现在缺少人口只是暂时的,陈子明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汉将不会再为人口担忧。

这些西边各国的壮丁根本不可能融入到大汉之中,陈子明也不会接受这种事情。

“陛下,利州来报,三月,壮丁因为山坡奔踏,五百人被活埋。。。。。。”

现在已经是汉五年,也就是大汉彻底占据北亚的第二年,利州是北方新建的二十州之一。

“知道了,让他们小心点。”

刘备微微摆手,并没有深究下去,如果是汉人,别说三百人,那怕是三人,恐怕刘备都会大怒,可死的是买来的壮丁,用陈子明的话说,不过是三百匹丝绸罢了。

而且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以现代这种生产技术,修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别以为修路实在平地上挖一条道路出来就行了。

北方可不只是平原,更多的是山岭,野兽随时出没不说,自然环境更是修路最大的阻碍。

而且大汉对道路的要求非常高,质量必须得到保障,最主要的是,道路必须保证防备大汉军队快速调动,这就导致很多地方不许绕道修路,真的需要做到遇山开路,遇水搭桥。

还在大汉已经拥有水泥和钢筋这种修桥神器,使得修建的桥梁坚固不说,而且更方便。

“下一批壮丁什么时候到?”

刘备闭眼沉声询问,不是刘备冷血,而是没办法,用陈子明的话来说,大汉没得选择,这些壮丁不死,死的便是大汉百姓。道路必须修,既然如此,当然要保全大汉百姓。

“半月后便可登录忻州港口,而后前往各州。”

“嗯。”

刘备疲惫的挥挥手,不在言语,刘备现在非常庆幸,好在当初听了陈子明的话,用钱财换取西边国家的壮丁来修路,否则的话,北方道路上不知道要倒下多少大汉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