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2/4页)

脚进行了一番检查。结果更是令他惊讶;黑麻头不仅牙钳是如假包换的原装货;而且根据多年经验鉴定。也没有丝毫服用兴奋剂的迹象。

牛甸乡出产的斗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疑惑归疑惑;但生意还是要做的。

于是接下来;他又从来顺儿的竹笼中挑选了其它几只蟋蟀进行试斗;居然一个比一个猛;几乎都不逊sè于先前的黑麻头。

观战中的武先生一时兴起;提出要用他刚买的铁头青背来上一局。

谁知比斗之下;价值两千元的铁头青背面对对方一只茄皮紫。五、六个回合中竟然不分胜负。由于这只铁背青头身负重任;还要参加一场几天后约好的大赛;不容闪失。于是斗局被人为打断;匆匆结束。

“小老弟;说实话;先前你这批虫儿我还真看走了眼。呵呵;别见怪啊。”

邢老板身为生意人;看风使舵自然是基本功。于是改换了一副笑脸。与来顺儿套近乎。又问长问短;打听牛甸乡的产地情况。

来顺儿自然也跟着客气几句。至于后者;则虚与委蛇;应付了事。

随后双方针对这批蟋蟀的价格进行了重新谈判;武先生也在一旁帮着撮合。

最后达成了协议;笼子中的五十二只蟋蟀;德胜阁方面以均价伍佰元的价格全部收购。

武先生做为见证人。插嘴说自己不能白忙活;于是用同样的价格从中分享了八只。

邢老板特别说明;因为现在已至秋天;斗虫的整体价格有所下降。如果时间早点儿的话还能卖得更高一些。

来顺儿说自己还有一批货;大约四十多只。邢老板则催促他尽快送来;只要品级相当;自己照单全收。

最后邢老板用电话银行将两万六千元的货款转到了对方指定的账户上;交易完成。至于武先生的;他们随后单独再算。

几人又闲扯了一会儿蟋蟀经;来顺儿将邢老板的名片收好;又给武先生留了电话。随后起身告辞;提着空竹筐走出德胜阁的店门。

离开花鸟鱼虫市场;来顺儿给江逸晨打电话;向他通报了生意成交的喜讯。

江逸晨此时正在鼎香园二楼的小库房里开会;于是会议暂停;起身走到窗边接电话。

获悉详细情况之后;他不由暗暗感叹。

几十只非名品的蛐蛐居然卖了两万多块;显然超出了他的预计;先前他可真没把这虫子的小生意当回事儿。

看来现在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哪个行当都不容小觑啊。

接着;他让来顺儿先找个馆子吃饭;下午zì yóu活动;在城里随便逛逛;再理个发什么的。毕竟在岛上待了这么长时间;也该到热闹的地方沾沾人气儿了。

玩累了就去广平街的出租房等他;今晚在那里住一宿。

江逸晨收起手机;回到座位上;会议继续进行。

与会人员还有吴大娘、褚连贵和刘敏秀;此时正在研究交流一张平面图纸。

原来;前几天小刘从别人那里获知一个信息;距离本店东边大约两百米外;有一条与合林街垂直的南北向支路;叫做西水井街。街上有一栋门牌号为十五号的三层楼店铺挂出了整体出租的告示。

随后她和吴大娘一起前往现场考察;还碰见了房东。于是楼上楼下;前前后后都看了一遍;觉得硬件设式面大体上还算符合新店的条件。就是这栋铺子面积过大;超出了上次江逸晨提出的要求;让她们吃不准;很有些犹豫。

商铺位于西水井街路口往北五十米左右;门脸看上去处于半新状态;整体建筑面积高达五百多平米。(未完待续。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二十三章 黑麻头的实战

德胜阁店的老板并没有瞧上来顺儿带来的蟋蟀,随口开出了五元一只的价格。

“俗话说虫不可貌相。蛐蛐是拿来斗的,不是拿来瞅着好看的。我的虫儿个个能打能咬。这样吧老板,从你店里随便选一个,咱们试试就知道了。”来顺儿憋了一口气,提出挑战。

“嗬,小老弟,还真不服气啊。我干这行儿都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看走过眼。也成,这会儿没别的事情,让你长长见识。”邢老板更加认定这小伙子是个新手,不知天高地厚。此时临近中午,客流减少,干脆教训他一局。

说罢,他叫来一位年轻伙计,取来一具竹制的器皿,放置在八仙桌上。

这器皿有一个大号的铝制饭盒子大小,形状像南方江湖运河里行驶的乌蓬船,顶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