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 (第2/4页)

都种,只需选出其中几样,其他的仍旧使用普通货sè就可以了,就像那天的方便面,仅仅一味小葱,就把面汤提鲜了一个高度。

而且上述调料中有的是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比如花椒,这个暂时就比较麻烦,只能以后再说。首先还是选择生长周期短的草本作物开始吧。

江逸晨出了校园北门,从坡路往下走,由于时间尚早,卖小吃的摊车不多。

街道后半段,那些菜摊倒是基本上都出来了。

他一路走到菜摊区,找到一个卖种子的,其中包括菜种和花种。由于是小摊,品种自然有限。他挑挑拣拣,最后买了一包大葱、一包小茴香和一包辣椒种子。摊主拍胸脯打包票,说这些都是市种子公司出产的优秀正品货sè,如假包换。

买下种子,江逸晨又到旁边的摊子上称了五斤老姜。

装好这些东西,他继续往前走,到路边一个小超市里买了两瓶五十二度粼江特曲。

东西都已齐备,接下来,他返回校园,一路前往位于学生宿舍区东面的苗圃。

第三十二章 调料的思路

次rì从博览会下班后,江逸晨来到校园北门外的小吃一条街。

因为学校还没有开学,这里没有平时热闹,但依旧是小摊林立。上次城管查抄事件过后,没有多久就恢复了往rì的状态,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小贩们顽强的生存能力。

他找到路边几个卖菜的摊位,买了把新鲜的小葱,用塑料袋装好。然后一路往校门口走。

“呦,这不是小江嘛,好久没见着了。”接近校园不远处的高地,前面传来一个粗嗓门,叫住了他。

江逸晨转头一瞧,果不其然,路边停放着吴大娘的麻辣烫摊车。

一身灰sè粗布衣的吴大娘笑容满面,正在冲他招手。

“是吴大娘啊。学校还没开学呢,你们还天天出摊哪。”江逸晨紧走两步,来到摊车前。

“哎,不出摊怎么办,就指着这个过rì子呢。来来,今天大娘请客,吃饱了再走。”吴大娘拉过凳子,让他坐下。

盛情难却,江逸晨只好依言坐到椅子上,将塑料袋搁在桌面。

摊车后面,穿着白sè工作服的苏晓佳站在那里切菜,粘着油渍的围裙和汤锅缭绕的蒸汽,并没有影响到她清秀的面容。苏晓佳抬起头,冲江逸晨投来一个微笑。

江逸晨也挥手和她打了个招呼。

摊子的生意明显不怎么样,目前餐桌边只有他一位顾客。

不多时,吴大娘将两个大盘子端过来,上面摆放着一堆的荤串素串。

江逸晨道了声谢,用筷子将竹签上的食物捋下来,开始享用。

麻辣烫还是以前的那个味道,谈不上多好吃,就是一般般的水平。

“这串串怎么卖啊?”这时过来两位民工模样的人询问。

“素串六毛,荤串一块二。我这里都是选用最新鲜的材料,二位坐下尝尝吧。”吴大娘笑着张罗道。

两位客人相互小声商量了几句,在另一张餐桌旁坐下,然后点了一堆串子。

当前学生不多,看来主要的顾客就是附近的居民和这些外来打工者了。

江逸晨慢慢吃着,嘴里突然嚼到一颗花椒,舌头一麻,连忙吐出。

他瞧着桌面上塑料袋装着的小葱,又抬眼望望吴大娘祖孙二人在摊车前后忙碌,心中若有所思。

吃完麻辣烫,他取出二十块钱放到桌面上,起身要走。

吴大娘见状,连忙小跑过来给他塞回去,死活不要。俩人拉扯了一阵子,江逸晨无奈,只好收回口袋。

这老太婆也太犟了,所以这段时间他出门都很少走这边,毕竟人家祖孙俩rì子过得很不容易。江逸晨摇摇头,拎着塑料袋返回宿舍。

晚上他又泡了一包方便面,将菜摊上买来的小葱切了一些放了进去。

不出所料,泡面的品质急剧下降,因为有了鲜葱,只是比原配料稍微好了一点儿。但比起昨天的实在差得远了。

经过试验对比,现在完全可以确认,浇灌过空间冰水的花盆小葱,品质确实出类拔萃。

江逸晨坐在椅子上,陷入沉思。装着泡面的饭盆也被撂到一边,无心进食。

既然已经有了答案,那么,利用寒冰空间的资源,完全可以做点事情。

当前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水土污染,违规滥用农药、生长激素、抗生素等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甚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