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开后门 (第1/2页)

第二日,两辆囚车在天都城的街道上游行,囚车里关着的正是兵部侍郎马珍和刑部侍郎左正。 最前方有一名官差大声念着二人的罪状,百姓们听后纷纷朝二人吐起了口水。 “畜生,狗官!杀人偿命!” “陛下这么好,你们居然还想造反,你们怎么不去死?” “那老奶奶和小女孩就是我们村的,死得老惨了,家里人收了钱后也就消停了,这下她奶孙二人总算沉冤得雪了!” “马珍我**你个**,你个***!” …… 听着周围辱骂的话,左正没好气地看向马珍:“老子这次真是被你父子俩害死了,老子上辈子真是欠你们的!” 他原本刑部侍郎当得好好的,若不是马珍这个妹夫带着妹妹求上门来,他怎么会管马晋那小畜生的破事? 这下好了,东窗事发,马珍意图谋反,株连九族,不但他要死,他全家都得跟着陪葬! 马珍没有说话,此时他还沉浸在死了儿子的悲痛中无法自拔。 就在这时,左正大笑起来:“想我左正一生,从未做过贪赃枉法之事,没想到临了却落得这么个骂名,陛下,是我左正对不起您啊!” 然而,此时说什么都晚了,二人直接被押上了刑台,下一秒,人头滚落。 二人死后,则是对马珍九族的清算。 到最后,被马珍牵连的人足有一千三百人之多! 一时间,朝野震动,人人自危。 毕竟谁家里没养着几个死士呢? 八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期间杨洵没有再杀任何一名官员。 众人似乎已经忘却了八年前朝野上下人头滚滚的景象了。 之前是杨洵不愿跟他们计较,可出了马珍一案后,众人这才幡然醒悟,陛下还是那个陛下! 朝中官员纷纷开始约束起自家人,生怕成了第二个典型,那些有儿子的更是将儿子纷纷禁足,就怕他们出去惹祸。 主要是太子爷那小祖宗时不时就会出宫逛一趟,难免什么时候惹祸就被太子爷撞见了。 身为刑部尚书的长孙无忌更是一大早就跪在了宫门外。 要知道,在大汉,所有百姓都是登记造册的,两个人死了,绝不是赔了点钱,家属不报官就能解决的。 刑部压下去了这么大的一件案子,他身为刑部尚书,难辞其咎! 陛下是八年没杀人了,可一杀就杀了两名侍郎啊! 他这个尚书也比侍郎大不了多少,这让他岂能不慌? 很显然,杨洵这一招杀鸡儆猴起了不小的作用,至于马珍是不是真的有反心,重要吗? 枪打出头鸟,他不过就是那只撞在枪口上的出头鸟罢了! 御书房中,杨洵正批着奏折,张二狗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低声道:“万岁爷,长孙大人还在宫外跪着呢!” “哼,刑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是该好好跪着!”杨洵冷哼一声道。 说着,杨洵抬起头:“兵部这段时间很忙,侍郎的位置不能一直空着,拟旨,命武卫校尉柳天锡接任兵部右侍郎一职。” (柳天锡,杨洵的舅舅,杨洵外公柳佗之子,之前在杨洵刚进京时出现过) “刑部侍郎的话……” 杨洵摸着下巴沉思了起来,目前能用的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还真没有合适的人选。 突然,杨洵想到了一个八年前被自己外放的人。 “田酉这家伙现在是几品官?”杨洵问道。 张二狗顿时尴尬了,此时是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这种事他一个太监哪知道啊? “算了,你也不知道,把房玄龄给朕叫来。” 很快,吏部尚书房玄龄就进了宫,被带到御书房。 给杨洵行礼后,房玄龄拱手问道:“陛下,不知陛下召臣何事?” “田酉此人你可有印象?”杨洵问道。 “隆威元年的状元郎,提出‘摊丁入亩’的人,臣自然是知道的。”房玄龄笑着说道。 “他现在是何官何职?” “回陛下,此人一开始被调到鲁州一小县当县令,两年时间就将治下的县城发展成了鲁州数一数二的大县,朝廷看到了他的功绩,酌升他为鲁州丰阳郡主簿,之后他一路升迁,先后做过郡知事,郡丞,郡守,现在应该是鲁州别驾。”房玄龄说得头头是道,看得出来他对此人印象极深。 “升这么快?”杨洵颇有些惊讶。 要知道,鲁州可是大州,鲁州的别驾可是从四品的官员! 而且别驾可是一州刺史的佐官,还是地位最高的那种,类似一州的二把手了。 八年,从一个七品的县令芝麻小官升到了从四品的别驾,这特么简直是坐了火箭了! 要知道,算起来,田酉今年也不过是三十多岁,这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的官员了! 杨洵狐疑地看了房玄龄一眼,该不会是这家伙给田酉开了什么后门吧? 感受到杨洵的眼神,房玄龄自然知道杨洵心中所想,连忙解释道:“陛下,您别看我啊,我绝对是按照章程办事的,绝对没有给田酉开后门。” “这家伙真是个人才,之所以升这么快,完全是有功绩在的。” “再加上他是隆威元年的状元,在您这是挂了名的,上面的人也不敢贪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