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1/2页)

凤九言中午去水井打水的时候,趁着妇人和村长不注意的时候,往井里丢了两种药下去。 其中一种是解蒙汗药的解药,另一种是她重新下的药,名曰一日醉。 在得知花坞村村民们在吃席之前,都先吃上一粒解药。这样做的话,到头来只有流放队伍的人晕死过去,随后便任由花坞村的村民们拿捏。 虽说凤九言也没有多在乎流放队伍人的死活,但她知道这件事后,能顺手救一下这群无辜的性命的话,总不能袖手旁观。 于是,她直接往井里丢蒙汗药的解药。同时,也往井里下了一日醉。 一日醉和它的名字一样,只要人喝了它,便会睡死过去。一日之后,便能醒过来。 如此,双方都晕死过去,花坞村村民们便也伤害不了流放队伍。 其实,她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晕死过去之后,方便她洗劫花坞村! 至于救不救得下所有人,也不该她管了。 凤九言意识沉入到空间里,看了一眼时间,张远山等锦衣卫也该到达了。 约莫半盏茶的功夫过去,耳边便响起一阵马蹄声。 “哒哒哒——” 地面上好似也震动了一般。 不用看,凤九言也知道来人是谁! 她从空间拿出一副望远镜,往声音的方向看去。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领头人,除了张远山,还能是谁呢! 凤九言没有一丝意外,因为张远山来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小山村正是她的杰作。 是她,给张远山传的信。 在信中,她告知他花坞村的大致罪行以及村里的财物状况。 信中寥寥几语,却能勾动张远山。让他半夜不眠,直接往这里赶来。 很快,张远山和一众锦衣卫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村头的宴席处。 看到宴席上歪七竖八地躺着一群人时,任凭见惯大场面的张远山,也不由得怔在原地。 他翻身下马,吩咐几个手下前去查看晕倒的人。 “回禀大人,他们好似都睡死过去了。”被派去查看的锦衣卫,恭敬地将自己所得出的信息禀告给张远山听。 “回禀大人,我这边的人也是,都睡死过去,无知无觉。” “禀大人,我这边也是。” “禀大人,我这边也是。而且还发现了押送流放队伍的孟尚书之子,孟良。以及张小五和张冲大人。” 听到这儿,张远山也能猜得出孟良一行流放队伍的人差点被花坞村的村民们害了。 不过,令他奇怪的是,为何两方的人都晕死过去了? 按照信中说的,花坞村村民们冷血无情,不仅拐卖少女,更是残害数百人。从信中可知道,他们是做惯了坏事的。 按理说花坞村村民们手法应该很娴熟了,能做到百密无一疏才是,怎么这次却没得手? 村民们不得手,却也将流放队伍的人药晕在地,除非......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另有高手隐藏在后! 想通其中的关撬,张远山一下子神情警惕了起来。他冷凝着一张脸,高抬起手一声令下,“注意警戒!”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方才神情放松的锦衣卫一下子戒备起来。 张远山看着一众手下,微眯着双眼,命令道,“全都给我用绳子先捆起来,其余的弟兄们,给我进去搜花坞村!不计一切代价,都给我翻到他们作恶的证据!” 其实,他更想直接查抄花坞村。 但,凡是要讲究证据,特别是查抄家产给皇上充公的,更是要师出有名。别到时候传出个锦衣卫欺压百姓,皇上铁定要将他砍头了。 “是,大人!”锦衣卫们齐齐应和。他们各司其职,绑人的绑人,查找证据的查找证据。 张远山带着两个手下,骑着高头大马,率先进入村子里。 见此,凤九言闪身进空间。瞬移到村长家,也就是黄达家。 凤九言站到院子中,还能时不时地听到黄达虚弱忍痛的呻吟声。 不理会他,凤九言从空间找出黄飞画押的供词,以及从黄达密室里翻出来的那本记录花坞村何时何地拐卖少女的那本册子。 拿出一个木匣子,凤九言将这些东西放进匣子里。 从空间里出来,到达黄达家的院子里。那条凶犬看到凤九言,便立刻冲着她摇了摇尾巴。凤九言掏出两根剥了皮的香肠,投喂给凶犬。 凤九言撸了撸它的毛,将手中的木匣子放到凶犬跟前,“待会你叼着这个木匣子交给外面骑马的人。” 凶犬吃完香肠,它舔着凤九言的手心,叼起木匣子,摇了摇尾巴。 凤九言放心了,只要这些罪证交到张远山手中,他便要按照大燕律法惩处花坞村村民。这样一来,能给凤九言省掉不少事。 既能搜刮掉花坞村,又能借着别人的手惩罚坏人,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凤九言对于这个一箭双雕的主意,十分满意。 打开院子的大门,凤九言让凶犬蹲在家门口。而她,则是瞬移到村长家的屋顶上,寻了一处地方,将自己隐藏起来。 张远山带着两个锦衣卫率先行动,他一眼便看到村中最豪华的院子。他大概知道这处院子应当是村长家的了。 他毫不犹豫驱着马,往村长家的院子而去。 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