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2/4页)

庸厚厚茶色眼镜片后面的眼睛,露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笑,说道。

“那好,让小朋友们收队吧,参加节目的直接上车,大客车就是给小朋友们和参加节目的老师准备的,我们的人都在转播车和路虎上。”张指导指着后面的大客车说道。

“好,我去安排一下!”

钱庸说罢,走向正在表演的小朋友,交代了指导老师。

老师们纷纷指示小朋友们收队回教室。小朋友们哪懂今天为谁表演,为什么表演,都是老师教怎么做,便怎么做的。这时叫回教室,立刻嘻嘻哈哈的跑开了。

看着这些小朋友们的模样,陶奇不由得暗自好笑,小孩子还是真好骗,这要是高中生,乃至初中生都不会这么听话。

在叶紫和小葵花阿姨的率领下,陶奇的蒙氏小二班小朋友留在操场上,蹦蹦跳跳的鱼贯上车。

在钱庸的邀请下,张指导也和钱庸也一起上了大巴车,同小朋友们一起踏上前往虎头日军要塞的路。

虎头日军要塞被称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当年日军侵华势力以此为据点,试图与整个全世界人民为敌,企图凭借着这座坚固的要塞负隅顽抗。

不过非正义的战争永远不会取得胜利,在一九四五年底,终于被苏俄红军和华夏抗联两支部队联合端掉。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枪,将日末法西斯分子彻底的从华夏大地赶了出去。

(ps:本故事中华夏的国体虽然是政教合一道教教皇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不过历史上的大事件基本与现实相同。)

这座要塞据说相当巨大,不过由于战争的惨烈,炮火数月不停,当解放了虎头之后,苏俄红军与抗联接收这座要塞的时候,入口能够进去的地方,就只剩下不足二里的路途,剩下的要塞大多数地方,就随着战争的结束,掩埋在了尘土之下。

是以华夏后来就以这不足两里大小的要塞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为虎头要塞博物馆,向广大人民尤其是小朋友和学生开放。

虎头要塞距离北琴海市区有两百多公里,都快赶上北琴海市到达周边另一座地级市的距离了。

不过虎头要塞还属于北琴海市的范围,这座要塞位于乌尔雷江的下游,与对面的俄罗斯隔江相望。

车队早晨从北琴海皇家礼仪幼儿园出发,慢慢的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出了北琴海的城区范围。

现在正是盛夏过后,初秋季节,北琴海市郊的肥沃农田正是一番绿油油的丰收景象。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田,让车里面的小朋友和老师们顿时心情爽朗起来。

叶紫起头唱了一支歌,车厢中立即童声嘹亮。

蔚蓝的天空中一片云彩都看不到,早晨的太阳带来她那并不火热的阳光,洒满无边无际的青纱帐。玉米田反射过来那一片碧绿,映到大巴车里面,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洋溢起看到丰收的喜悦。

在前往虎头要塞的二级公路边上,车里的众人,忽然见到东一群、西一片的农民,将自家刚刚采摘下来的果蔬拿出来售卖,西瓜、香瓜、甜姑娘等等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下口水。

“张指导,我们停下休息一会,尝尝这些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吧!东北平均日照时间短,农产品的质量更加好,果蔬更加香甜,尤其是这些农民刚刚从自家田里采摘下来的东西,更是好吃得让人咬掉舌头。”钱庸坐在前排,与张指导同座,见到这些在路边售卖的小摊,口水直流的向他说道。

张指导早就听说北琴海这里产的绿色果蔬很出名,此时听说这些是刚刚采摘下来的,顿时食指大动。这可是很多高级别的领导干部都不能在家里品尝得到的,只有亲自到了这地方,才有机会吃到。

于是他马上打了个电话告诉大家停车休息,下车买些香瓜、西瓜什么的解渴解馋。

第三十四章

(第二更)

陶奇对瓜果并不十分的感兴趣,尤其是本地特产的这些瓜果,陶奇在家常吃。他现在已经到了妈妈、外婆他们不分配任务,便不会主动去吃的地步。

于是在他们停下车,园长、老师、小朋友们都去研究哪个瓜果更香甜的时候,陶奇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动,小手悄悄地伸向了自己的储物袋,掏出来那颗青绿色的小圆球。

看着手中只有拇指指甲大小的圆珠,陶奇不禁感慨:真没想到啊,这东西居然竟是传说中的五灵珠之一——木灵珠,想到当时沈岳沈老头第一眼见到它的时候,那惊掉下巴的表情,陶奇就想笑。

五灵珠陶奇早有耳闻,只是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