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众大臣一听是长孙家族之人,立时面露诧异,议论纷纷,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大好事情。有人为自己这方出头来争这口气了;还有一部分却不以为然,认为这长孙启连莫多尔都不如,恐怕败的会更惨些。议论着,大家不觉的都把眼光射向长孙兄弟,可当他们看到长孙嵩和长孙肥那沉着冷静的面孔,以及那略有些喜色的眼光,一时,他们感到这长孙启恐更不简单。

长孙启缓缓站起来,面色毫无表情的对雍正郑重的说道:“大王请放心,小将也是尚武之人,刚才在门外窥见到这位闻兄的高强武艺,心不由的痒痒,只想亲自领略他的高强武艺一二,并无拼命撕杀之意,我想闻兄也会手下留情的,决无性命悠关之说。再说。小将虽说不才,对武功也钻研几分,或许也有少许胜算。到时请将功劳全归于两位叔父所有,小将毫无丝毫贪婪之意,只是若能提拔为宫中侍卫,那小将也算为我们长孙氏争回几分颜面了。

“噢——!”雍正听他说到后边,一下子明白了此“长孙启”这一箭三雕之意,提为宫中贴身侍卫,既可为长孙兄弟监视自己的日常行为,又可常在自己身边控制自己;还可时常保护自己这个假魏王的生命安全。亏他想的出来,如此滴水不漏的高着。想通了这些,雍正一下也觉得很释然,他心情很坦然的看看长孙兄弟:“两位卿家意下如何呢?”

长孙兄弟没想到自己这个侄儿在关键时候出来替自己争回颜面,心里甚是高兴,他二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长孙嵩转回身对雍正道:“老臣同意。”说完,他又转向长孙启:“希望你不要让叔父失望啊!”

雍正转头又对王建道:“王爱卿,闻卿家还可一战否?”

王建看了看闻正心,待其点首同意后,转头对雍正道:“大王,老臣也异议,就请他二人再为我们搏击助兴吧!”

“好!”雍正点点头,对坐席中央站立的闻正心,长孙启说道:“就请二位开始吧!”

随着雍正的“开始”话音刚落,长孙启和闻正心二人都快速向前走了几步,自动站成对立面。二人相互对视。气势平稳,虽不言语,但那沉静,威武坚毅的形象,却在互相传递着信息。气氛渐渐有些紧张了。一种压迫感渐渐从四面八方向对方袭去,二人同时在未战前就感到了对方的强大,不可一势。

大厅中一下子沉静了,包括雍正,贺氏王太后在内,所有的人大气不敢出一点,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场中两个以气相搏的武林高手,一时,空气似乎凝固了,大厅内静的都能听到人们的呼吸声了。

两人渐发出两股气势在空中相搏着,观察细致的人可看到二人的衣服下摆在微微的飘动着。二人仍是不言语,双眼如电的相互注视着。空气宁静的似乎要爆炸了。

长孙启一脸的轻松样,他向四周飘了一眼,看人们那种注目样,他知道该也出手了,再拖就有损颜面了,所谓“万招不如先出手”总是有它的道理的。长孙启想法方定,身子已开始动作了。他右脚一蹬,身子忽的向一倾,随之,握在手中的长刀业已出鞘,他凌空一击,刀锋上透着一股内家罡气,以迅猛不用掩耳之势向闻正心的颈头砍去。霎时,一种势如破竹气势象飓风一般扑向闻正心。

和莫多尔相比同样是刀招,可闻正心昆时感受到的比前高明多了。他此时面对长孙启砍来的这把刀,感觉到面对了一种无坚不摧的犀利武器,大有势不可挡之势。他知道此招不能挡,一挡就会输的很惨,他大急但却面不改色,只听“咔”的一声,腰中利剑出鞘,面对气势虚晃一下,脚下乘势一闪,“嗖”的一声他身子已飘出丈许。躲过了这凌厉的一招。

长孙启见闻正心避过了刀锋,刚毅的脸上毫无惊讶之色,反露出一丝诡意的笑容。暗道,我的招术岂能这么简单?他右脚猛的一踏地,迅疾向前跃上两步,反手刀势劈向闻正心的腰眼。

闻正心见来势汹猛,不敢大意,左手急速又从腰带中抽出软剑,不退反进,“飕”的一下贴到长孙启身旁,左手软剑迎上,挡住双手劈来的刀锋,右手长剑改挡为刺,反守为攻,连着快如闪电的急剑一阵猛攻,招招凌厉疾猛,前招未完,后招跟上,变化若千,四周间一时形成了一片剑影重重的剑网,密不透风,使人大有一种生在剑林的感觉。

刚才闻正心和莫多尔交战时,长孙启已目赌了闻正心硬软合壁的威力,现在他身处其双剑剑网之中,更是感受非浅,他真没想到王建手下竟有这样的厉害高手。怪不得莫多尔要输于他,其不仅输在傲慢大意之上。而且在功力上,确实和闻正心相比,相差甚远,“长孙启”感到这是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