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学问 (第1/2页)

“殿下今天的政策,胜过最好的思想教育,毕竟和他们利益密切相关。” 刘恢很喜欢郭嘉,原本是冲着对方鬼才的名声,现在刘恢想法不一样,郭嘉成长太快,很多事情一点就通,并且看得十分通透。 “奉孝,我们去马钧那儿一趟。” 两人随后带着典韦出门。 “季珪,你现在心情好像很好?”荀彧故意打趣的问道 “文若不是一样吗?” 两人相视一笑。 “说真的,殿下是我见过最出色的人,现在还是一少年,未来真不知道成长到什么样子?”崔琰现在是有感而发,对刘恢他是又敬又畏。 “是啊,最难能可贵的是殿下虽是少年,但是能够很好克制自己,这点很重要。” 听到荀彧的话,崔琰也是点了点头,“未来可期” “未来可期” “伯喈,你我二人捡了一个大便宜。”郑玄对着蔡邕说道,二人还在雪中行走。 “你是说收殿下为学生?” “自然,老夫敢担保,你我二人会因为殿下青史留名,现在我们就是好好辅佐他。”郑玄激动的说道 “嗯,康成的话我赞同,连你那高傲的学生崔季珪也彻底倒向了殿下。” 这点郑玄看得一清二楚,他太了解崔琰了,事情想通以后就会一往无前。 “我原本还想让殿下增加府里的佣人,现在我是真开不了口。 听恶来说,殿下吩咐管家刘翠,今后没有客人,他自己用餐,菜不得超过三个。 现在辽东用的钱都是殿下自己赚的,想想我们这些成年人,心里很是惭愧。” 蔡邕白了郑玄一眼,“在殿下府里,你这家伙吃得可一点不少。” 郑玄不好意思的说道,“主要是太好吃了。” “不过,殿下府里人的确少了,改天老夫去说说?” “算了,伯喈,我是看出来了,我们这位殿下最不喜欢拿礼制说事,他讲求实际。 他曾经说过,不能富民强国的东西可有可无,只要百姓吃饱穿暖了,天下自然太平。” “话糙理不糙。” 二人都点了点头,刘恢的牛脾气他们根本劝不动。 荀彧给他太守府住,他不要,直接去隔壁找个小院子住。 荀彧劝他礼制,他告诉荀彧,礼制是死的,人是活的,天下到处是饥民,自己没那么大的心。 荀彧直接无话可说,也不再劝了。 今天的会议让审配大受震动,接下来他的任务也很重,律法才能保证接下来政策的正当性。 来到研究院,刘恢就听到两个熟悉的声音在争论,典韦准备上前敲门。 刘恢拉住了他,“恶来”。刘恢示意他不要说话。 “德衡,这尖底船能航行?恐怕在水里都不能站稳。”刘恢听出来了,这说话的声音是公输和。 “公输司长,你的说法我不认可,我们曾经做过实验,这两种船各有优点。 平底船载货量大,但稳定性差,只适合江河湖泊,因为这些地方没什么风浪。 尖底船则完全不同,稳定性更好,抗风浪更强,比较适合大海。”马钧毫不退让的说道 公输和不能理解,这平底和水面直接接触,稳定性难道不能更好吗? “你如何证明?” 马钧笑着说道:“非常简单,那就是试验。” “试验?” “不错,殿下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听完这句话,公输和愣住了,这句话说得他心坎上了。 作为一个工匠,他非常清楚,争论再多,最后也要看结果如何? 公输和点点头,他认可马钧所说。 两人一同向外走去,“咳咳……”,刘恢示意典韦敲门,可是这个憨憨居然说道:“殿下病了?” 刘恢感到无语,此时,马钧和公输和刚好开门出来。 看到刘恢,二人感到很意外,外面还在下雪,刘恢一行就过来了? 看到地上的水迹和几人身上没有雪,两人瞬间明白了,刘恢他们到了一会儿了。 “殿下何时到的?”公输和故意问道 马钧拉了拉公输和袖子,好像在说,这不是废话吗? “咳咳,刚到。 你们去哪儿?”刘恢抱着只要我不尴尬,那么尴尬就是别人的心态说道。 公输和比较30多岁的人,立马转移话题,“殿下,我和德衡在争论尖底船和平底船谁更好的问题?” “有结果吗?” 旁边郭嘉翻了一个白眼,有没得结果你心里没数吗? “德衡建议我们试验。” “那好,我也去看看。” 公输和和马钧互相看了一眼,点了点头,“殿下请。” 几人来到院子的一个鱼池,这个鱼池大约长20尺(4.5米左右),宽15尺(大约3.3米左右)。 “殿下,公输司长,我们已经做好了两个不同结构船只模型。 接下来就是想法让风浪更急一些,我们来看看两只船的表现。” 接着马钧找来几个工人,用木棍搅动水下,同时用木板上下翻转模拟风。 两个模型船放入水中,平底船开上去很稳,尖底船明显看到左右晃动,由于尖底船吃水深,虽然晃动,已经没有翻。 公输和看了马钧一眼,好像告诉对方,尖底船不靠谱。 接下来让他意料之外的人情况发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