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与民争利? (第1/2页)

“知道了,殿下。” “你们认为,官员应不应该经商?” 几人被刘恢突然的问话不知所措。 大家都停下了筷子。 “赶紧吃,边吃边聊。”刘恢依然温和的说道 大家有时觉得刘恢的话让人如沐春风,有时让人心惊胆战。 崔琰现在也明白了,想要糊弄刘恢几乎不可能,对方是少年不假,但是心思缜密一点不输中年人。 刘恢的话非常敏感,为何?唐朝末年之前的世家豪族(唐末黄河边,黄巢把五姓七望的人砍了,从此世家基本没有了)和之后宋朝开始的士族(读书做官传承),都是让皇帝不要“与民争利”,这个很有意思,这里的民真的是天下百姓吗?显然不是,其实就是他们自身的利益,这点宋朝最为明显(官员最会经商)。 “殿下的想法呢?”荀彧问道 刘恢直溜溜看着荀彧,看得荀彧感觉浑身发毛。 刘恢才说道:“文若,季珪,你们实话实说,你们家族生意如何?” 刘恢这话并未问他们是否经商,而是问他们生意如何?明显摆明了刘恢对其了如指掌。 “殿下,先贤有言不与民争利。”崔琰说这话自己信心都不足 “季珪口中的先贤应该是董仲舒吧。 董仲舒原话《使诸有大俸禄,亦皆不得兼小利,与民争利业,乃天理也。》” “董子还有一句话:《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我如果没有理解错的话,董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吃国家俸禄的人不得与老百姓去争夺利益,已经得到大利益的人不能再谋求小利益”。 听完刘恢的话,崔琰脸色很不好看,脸色显得有些苍白。 “师兄,我并未有责怪你的意思,我只是告诫大家,我们已经获得足够多的好处了,应该多让点好处给百姓。 最近我也在整理,各级官员的俸禄,我这里可以提前给大家说一下。” 大家聚精会神的看着刘恢。 “我的主要想法有两个: 一、高薪养廉,大汉官员看上去俸禄很高,其实到手的俸禄并不多,因为他们要自己掏钱养属官、护卫等,而辽东未来根据官员级别,一切都有定制,护卫、属官都是官府正规编制,钱由辽东官府来出。” 听到这儿,大家喜笑颜开,刘恢接着说道:“高薪并非像大汉一样,未来薪水结构分为两块:基本俸禄+考核俸禄。 例如:张三是一名县长,他基本俸禄为钱/年,考核最高可能达到钱/年,二者相加就是其年收入。 二、反腐从1钱起,贪腐1钱即可立案。 反腐的原则不以恶小而不为。 三、设立举报体系,对于如实举报的予以奖励。 ……” 听到刘恢的话,在场的人表情各异。 “各位,如果抱着当官是当大爷的心态,这样的官员有多少也不能要。 天下不安首要在于吏治不宁,贪官污吏横行。 我们想要实现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戏忠说道:“殿下的话我深以为然,大汉如今不就是朝中党争不断,地方贪官污吏,地主恶霸欺压百姓造成的吗?” 荀彧也点了点头,“殿下的设想很好,历朝历代吏治过于依赖天子,这并不是好事。 殿下依法治国的主张我一直赞同并且支持。” 贾诩也说道:“的确如此,吏治不清,更容易丧失人心。 我非常支持殿下说的,那就是不以恶小而不为。” “殿下,我……”崔琰深感汗颜,自己现在仍然还有以家族为重的想法。 刘恢微笑着说道:“师兄站在清河崔氏分角度,所说并无问题。 大部分世家豪族在教育后代时,都会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先家族后朝廷。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育,在很多人眼里,皇家不过是傀儡而已,这样千百年来就形成了《百年皇朝,千年世家》的说法。” 刘恢突然话锋一转,用着稚嫩的声音,语重心长的说道:“师兄,我们都是有伟大理想的人,未来应该先国后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这个国家被异族占领了,世家还是时间吗?恐怕他们只是别人手里的肥羊。” “琰实在惭愧。”听完刘恢的话,崔琰感觉有点无地自容。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况师兄只是角度不同。 师兄性格刚正不阿,你也知道这些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他们连我这种废物皇子都无法容忍。” 刘恢声情并茂的一番话,连自己都感染了,眼睛流下两行清泪。 “琰今后不会糊涂了。” 刘恢是想方设法把他往好人里面拉。 《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下邳陈氏、河内司马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吴县陆氏……》,这些那一个不是顶级世家豪族。 刘恢知道,新政会触及太多人的利益,东汉末世家豪族的力量刘恢太清楚了,与其说刘家的天下,不如说世家的天下。 经过东汉长时间发展,世家对地方的控制,强大的让人害怕。 这也是为何刘恢极力让荀彧和崔琰站在自己一边,并努力给二人贴上标签的主要原因。 想解决东汉这个烂摊子,只靠杀戮很难解决,要从多方面入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