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开校 (第1/2页)

刘宏之所以对世家豪族掌控地方没办法,那是因为,长期以来,大家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世家豪族掌控了整个官场,刘宏想动也没有办法。 如果二人此时跳出来,他相信,刘宏会果决的把袁家处理掉,只要用袁家职位安抚其他世家豪族,其他人毫不犹豫的会抛弃袁家。 “兄长,这究竟是为何?”袁隗内心很是不解,刘宏为何要离间袁家和刘恢。 袁绍突然站起来说道,“叔父,这里面恐怕出现了天子无法掌控辽东的局面,否则没有必要这么做。” 袁逢看着自己长子《实际已经过继给大哥袁成》,满意的点了点头。 “次阳,应该是本初所说,刘恢的忍耐超过想象。 从去年本初策划刺杀,他派人进京索要钱粮,我还以为这是一个贪财的人。 前段时间,乌桓的探子报告,丘力居率8000人进入辽东乌桓,后来8000人全部战死,丘力居逃回来。 后来得知,丘力居中了峭王的计,8000人全部葬送。 你们难道没有闻到一股味道?” “什么味道?”袁隗和袁绍叔侄异口同声的说道。 “阴谋的味道。” “如果这些,都是辽东王的阴谋的话,那就太可怕了。” “不可能,一个少年怎么可能有如此心思?”袁绍立即否决道 “本初,你们派往襄平的人呢?” “刚到辽东,就传回过消息,年后会有消息回来。” “但愿是我想多了,那天子这么做究竟为何?” 袁隗接过话说道:“兄长,天子一直对我们世家豪族把持官场不满,会不会是借辽东名义敲打袁家?” 袁逢抚着胡须,“也许是我多虑了。 不过,有件事情要注意,那就是辽东吸收流民这件事。” “叔父,那我们和地方世家豪族之间的联系呢?”袁绍问道 “还是等一等,现在中原各地太平道动作越来越大。 等他们先动。” 说完以后,看了看袁绍,眼神意味深长,好像在告诉他,太平道闹事,袁家机会来了一般。 “峭王,外面一直在传,我们用计杀了丘力居8000人。”李火担忧的说道。 峭王一脸苦涩。 “军师,我们能如何?你是不了解辽东王,虽然年幼,比丘力居可怕十倍不止。 我们现在别无选择,两边都惹不起,我们至少要靠一边。” 李火其实也清楚,最近双方交易,让部落解决了急需的盐、茶和贵族用的神仙醉,原本不值钱的羊毛也能换取钱财。 部落里的人,无不欢欣鼓舞。 “峭王,最担心的问题是,丘力居没死,他肯定会报复我们。” 峭王点了点头,“你有什么办法?” “我们北边是鲜卑,现在鲜卑内部争斗不休,大有分裂之势。 西边是丘力居,东边也是鲜卑。 东南是辽东,按照我们最近的了解,辽东势力恐怕非常强大。 目前,只有依靠辽东才有出路。” 李火的话,让他想起了那位少年。 此时想来,都会让人胆寒。 “具体怎么做呢?” “峭王,明年开春,我们可以派人到襄平,试探一下辽东王的态度,到时再决定。” 峭王也明白,周边都是爷,自己一个都惹不起,想要活下来,就得找大腿来抱才行。 “就按军师的意见办。” 今年辽东乌桓,通过羊毛换来了自己急需的东西,这让部落里的人对辽东好感增加不少。 十月初一,辽东军事学校正式开校。 学校大门十分庄严。 大门两侧各立了一句话:“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 最上方中间伫立着辽东军事学校六个大字。 这两句话出自黄埔军校。 大家可能会想到对联,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每逢过年,都会有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那个时候对联称之为“桃符”,而不是后来的对联。 而且,此时桃符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写作业传说中的降鬼大神,是用来驱鬼压邪的。 悬挂“桃符”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五代时的后蜀时期才被替代。 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 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的让他手下一名叫辛寅逊的学生,在桃木上写上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门槛上,由此演变成对联。 刘恢此时截胡了780年后才被人做的事情,不过,这事刘恢倒是不关心。 看着不断发展的实力,刘恢比去年时,信心增加了不少。 十月中旬,这一天是半月一次论兵的时间。 军事学校有个论兵台,学校对于军事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 刘恢当天过来,让大家喜出望外。 此时,刘恢在军中威信极高。 在大家热情邀请下,刘恢来到台上。 “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一直在思索,一场战争如何谋划?” 刘恢的话,不仅让学生,也让老师们陷入思考之中。 “我把打仗概括为两个字:一个是算,另一个是骗。 战前,要算清敌人有可能出现的所有动作,根据对方性格、习惯和目前态势,计算出对方的想法。 到了打战时,那就得骗了,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