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计划进军 (第1/2页)

在生命和利益之间是比较好做出选择的。 “大王,我军虽然大胜一场,但是,高句丽必然增兵,马加在前线压力很大。”此时,主战派官员站出来说道。 “好,征调1万兵马统统交给马加指挥,就一个要求,把高句丽打得跪地求饶。” “喏” 此时主和派再无反对。 马加接到命令都感到奇怪,前几天还要求我们按兵不动,现在要求打垮对手。 了解后他才知道发生的一切,听闻后,马撰也是气愤不已。 这一切,高句丽并不知晓,始作俑者正在二龙湖古城《今四平境内》一座山里休息。 “大队长,你说夫台看到信会怎么想?” 史阿笑了笑,“估计会破口大骂,立即出兵攻打高句丽。” “这主意绝了。” 史阿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年轻人,“还是小王厉害,如果不是懂他们的文字,我们一点办法没有。” …… 双方都在不断增兵,战事即将一触即发。 6月底,经过接近两个月休整,双方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 近日,双方连续数次交锋,谁也没占到便宜,前后双方折损骑兵超过5000人。 6月底的草原气温开始升高,素利依然把主力藏于营寨。 步度根等人开始烦躁。 “这样下去,何时才能击破素利?” 轲比能比步度根更希望素利死,但是他知道,想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步度根大人,此事不急,我们就和素利对峙。 反正现在我们不缺吃喝,前段时间的三万多匹战马,我们已经全部用盐制作成肉干了。 这里面基本都是素利送的。 这些肉干足够我们支撑到明年开春。” 现在轲比能是下定了决心和素利死磕。 一旁的丘力居好像没有听见二人的话一般。 现在双方谁也不愿意撤退,谁也不愿意强攻对方,就这样一直耗着。 刘恢收到高句丽和扶余大战的消息,立即通知各部加速准备。 “殿下,这是调兵方案。”贾诩把方案递给了刘恢。 刘恢摆了摆手,“不用了,你直接说。” 刘恢直接来到沙盘前。 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沙盘是东汉。 《后汉书马媛列传》记载,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陇西地方首领隗嚣叛降割据巴蜀的公孙,拥兵谋反朝廷,光武帝刘秀欲出兵征讨,召马媛商讨进兵方略。 马媛对陇西一带地理环境极为熟悉,见光武帝询问,就用米堆成一个与陇西地形相似的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敌军做了详细介绍,汉武帝对这个军事模型赞不绝口,这就是最早沙盘。 不过,刘恢现在把沙盘进一步精确细化,为此,辽东有上百人专门从事地形堪舆的人。 贾诩顺手拿起一根棍子。 “殿下,参谋部拟定,分四路同时进兵高句丽。 第一路,以番汗《朝鲜平安北道》颜良为统帅,配属第四旅和两个轻骑兵营500余人、一个弓箭兵团1000人,合计5000余人,从番汗直插平壤,截断平壤以东的所有援助。 第二路,西安平《宽甸南,鸭绿江北岸》,以关羽为统帅,配属两个加强团+一个轻骑兵团1000余人+一个弓箭兵团,共计6500余人,控制马訾水《鸭绿江》以北沿线,威逼国内城,因为国内城在鸭绿江上游北岸,因此,对方必然回援。 第三路以张合为统帅,一个步兵旅+一个轻骑兵团+一个重步兵营,秘密将军队集结到高显《铁岭市》,等高句丽北部军队回援,以最快速度控制高句丽整个北方,将高句丽战略空间压制在国内城周边。 第四路,就是本次出兵的重兵集团,两个步兵旅,两个轻骑兵团,两个重骑兵营,两个弓兵团,加上配属部队,共计余人。 这路大军,直出襄平县,一路向北,直接横推高句丽。” 辽东通过改制以后,弓箭兵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兵种。 刘恢点了点头。 “参谋长,第四路大军以你为主帅,黄忠为副帅。” “喏” 贾诩知道,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 “将高览调给颜良,作为颜良副帅。 郭嘉调往关羽部担任参军一职。” “喏” 郭嘉显得很兴奋,因为年龄小,刘恢并未给其实权,还需要战场锻炼。 “另外,让阎副校长从参谋系调十名优秀学生,随军观摩。” 大家都明白,刘恢这是要通过实战培养人才。 “公与,粮食调拨情况如何?” “殿下,年内全部可以完成。” “各部进入九月后,秘密调往前方,此战是辽东对外第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一系列命令下去,各部开始执行,对外战争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高句丽和扶余这次不像上次双方选择对峙,而是选择一上来就正面决战。 高句丽是顶不住国内的压力,必须以一场胜利来安抚百姓,扶余国是愤怒,他们上下一心报复高句丽,双方超过5万人马就此拉开决战大幕,大有一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架势。 7月底,双方第一次正面大战,谁也没有占到便宜,双方各损失兵力超过8000人。 8月初,双方接着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