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郑玄寿宴 (第1/2页)

“夫君,最近天天回家都在忙,你也得注意休息。”张氏嘴里责怪,其实满满是对丈夫的关心。 甄逸接过张氏递给他的茶,“不是殿下和元化他们,我恐怕早就成为一捧黄土了。” 甄逸说的倒是实情,他的病到了辽东才治好的,历史上甄逸中平二年《185年》就离世了。 张氏点了点头,“百姓都说殿下的好。 只有我们知道,他承受了多大压力。” 甄逸握着张氏的手说道,“我们这些人不入世家豪族眼的人。 殿下却能重用我们,平等对待我们,我甄逸岂能辜负殿下重托。” 张氏点了点头,“钱庄作用越来越大,不少人都羡慕夫君。 很多人私下开玩笑,说你是财神爷。” “哈哈哈……有趣。 其实,更了不起的是殿下。” “夫君,姜儿年龄也不小了,是不是该考虑一下她的事情了?” 甄逸摆了摆手,“他还在读书,等毕业后再说。” “她们现在的女子学校,当时建立的时候,是殿下顶着大家的议论和骂声建立起来的。 没想到,现在还办得有模有样。”张氏是女人,辽东女人地位在提高,她自然能感受得到。 现在辽东女人做工、经商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当初压力很大,当时不少人私下骂刘恢不顾礼义廉耻,不顾祖宗规矩…… 甄逸喝了一口茶,说道:“殿下和我说过,他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各行各业都有女人的身影,官场也不例外。” 张氏用手捂着嘴巴,有点不敢相信。 “现在不少人家中都给殿下立了生祠。”张氏感慨的说道 “前不久,殿下明确反对这样做,他希望上下百姓爱的是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而不是他自己。” 听到甄逸的话,张氏久久不能平静,“这样是为了什么?” “启智,立一个标杆就无人敢反对,对民族发展不利,只有敢于质疑和推翻前人,社会才能进步。 这是殿下的原话,他还说,我们这代人做的留给未来评价,而不是我们自己评价自己。” “夫君,遇到殿下,是你们所有人的福气。 我从未见过像殿下如此开明的人。” 甄逸笑了笑,他知道,刘恢的开明何止于此? 郑玄府邸 辽东外面早已被积雪覆盖,然,今天的郑玄府邸热闹非凡。 出生于127年的郑玄今天年满60周岁,60是一个甲子,在生产力落后的汉代,60岁已经称为高寿了。 作为学生,刘恢自掏腰包给自己的老师办了一场寿宴。 郑玄原本家产不小,到了辽东以后,他把家产基本全部捐给辽东教育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涵盖很广,乡村教育、贫困助学、奖学金等。 刘恢手里的钱主要是早期个人名义做生意所得。 今天来的人很多,郑玄在辽东可以称得上德高望重,他除了是刘恢老师,更主要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辈,对待他人十分和善。 来人太多,郑府不够用,只得把隔壁刘洪和蔡邕的府邸临时借来使用。 今天的郑玄十分高兴,除了自己六十大寿以外,更多的是辽东几年快速发展,教育上各地也在蓬勃开展。 “老师,您说几句?” 面对着刘恢和众人期待,他站了起来。 “老夫这一生,前五十五年不如最近五年活得精彩。 这五年来,辽东所作所为看在眼里,从最开始的愤怒,到怀疑,再到认可,最后到为自己是辽东一份子而自豪,可谓是经历颇多。 今天来了很多人,有曾经的老友,也有现在的小友。 老夫郑玄从未像现在这样活得踏实,这里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大家都有自己职责。 未来,老夫只想把所有力量贡献给辽东的教育事业。” “感谢大家前来参加老夫的寿宴。 不过,这还得感谢殿下,是他自己掏钱给老夫办的寿宴。” “哈哈哈哈……”台下响起了一片笑声。 “老夫敬大家一杯。”说完郑玄就喝掉了杯中酒。 郑玄朴实的话,让大家也是感叹,以前遇到这种场合,所有人都要搞成正人君子,来一场之乎者也,现在却不一样,私下,大家更加追求随心。 辽东现在人多的时候,大家还是更加喜欢分餐制,想吃什么吃什么,又不浪费。 今天,最受大家喜欢的是酸菜饺子。 刘恢原本就对记忆中美食垂涎三尺,有了崧菜《白菜》,刘恢让国渊他们花了三年时间,辽东百姓基本都种上了崧菜。 此时崧菜虽然产量低,但是百姓桌上多了一种蔬菜,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后世东北酸菜制作其实很简单。 此时,几口大锅专门煮饺子都忙不过来。 看到这一幕,不少人都笑了起来。 “志才,真的那么好吃?”贾诩刚从前线回来,他第一次看到大家吃酸菜饺子。 “嘿嘿,我只能说想起来就流口水。” 郭嘉听完以后,悄悄的跑到郑玄旁边坐下,他知道,好吃的都要先给寿星。 看到坐在自己身边的郭嘉,郑玄一脸关心的说道:“奉孝,等下你多吃点饺子,这味道不错。” 旁边刘恢早就在心里吐槽,‘这小子就是冲着饺子过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