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增发 (第1/2页)

“怎么办呢?” “五铢钱没出问题,那是因为钱没有流通起来,经济原理大家一说就懂。 因此,首先得把他们手里黄金珠宝撬出来,没有硬通货,做空五铢钱就容易多了 ……” 此时,二人才明白刘恢意图,世家豪族、王公贵族、地主太多了,不可能全部杀掉,从历史角度看,这些人也是有一定贡献的。 想要解决这些人,只能从根子上解决。 辽东的教育和公务员考试,彻底解决了官吏垄断、教育垄断问题,报纸已经成为天下舆论的风向标。 钱粮断了其根基,一旦没有钱粮,他们如何养兵?恐怕家丁仆人都难以养活。 这也是变相给了这些人一条活路。 “殿下,接下来我们华元如何进入中原流通呢?” 刘恢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笑了笑,“子仲和子和他们快到了,到了大家就来议论这个问题。” “洛阳情况如何?” 听到刘恢问起洛阳,程昱表情很奇怪,好像一直憋着笑一般。 程昱把一份情报递给了刘恢,刘恢看完以后,不知如何表达此时的心情,“董卓居然用上这招了?” “洛阳、三辅之地他都在盗墓。” “皇室墓地呢?” “他一个没动。” 对于刘恢来说,只要不破坏里面尸骨,他并没那么在乎,盗墓只是一些没有合法证书的“考古专家”。 “这可不像董卓。”刘恢感到很好奇,现在董卓和历史上嚣张跋扈的董卓区别有点大。 “据我们了解,他是担心殿下带兵打他。” 刘恢摇了摇头,“还有其他的吗?” “卢植最近病了。” 历史上,卢植191年离开洛阳回到家乡,躲过董卓追杀,后来被袁绍请出山,成了袁绍军师,192年病逝。 “什么病?” “具体情况不知。” “程司长,卢子干虽是世家豪族之人,但为人忠勇刚烈,我甚为敬佩,辽东也需要这样的学者。 以我名义邀请他到辽东看病修养,钱我个人出。” “喏” 对于卢植,刘恢早就想相邀到襄平来,只是碍于对方身份和背景,刘恢一直没有动手。 正在谈话时,糜竺和甄逸二人先后就到了。 几人坐定以后,刘恢开口说道,“中原情况大家也知道了,现在谈一谈华元如何进入中原的问题?” “殿下,眼下有点麻烦。”糜竺率先开口说道 “具体说说?” “华元进入中原最好办法,无外乎几种: 一、他们直接用黄金珠宝兑换; 二、向辽东贷款; 三、通过贸易出口商品到辽东,赚回华元。” 糜竺接着说道,“他们手里已经没有多少黄金珠宝,想兑换华元量太少,没多大用处。 按照辽东律法,我们向主权国家贷款,对方需要抵押才行。 通过贸易,这种可能性更低,中原没有任何商品比辽东更具有优势。” 刘恢点了点头,“子和的意见呢?” “殿下,以上三种办法,目前都难以实现。 不过,他们手里的银子数量应该不少。 我翻看过一些记载,最近一百多年来,朝廷的银子主要用于赏赐朝臣。 还有,世家豪族手里的银器很多,只要我们对银器挂牌价格,应该就能大量兑换。” “子和,这里面有个问题”。 面对卫兹的话,甄逸笑了笑,“你是担心这么多银子回来以后做什么吧?” 卫兹点了点头,“据我所知,朝廷此前规定价格是1斤黄金\u003d10斤银子,这已经超出他本身价值。” “我曾经和公输和司长谈过,他告诉我,工业上面,银的需求量会不少。 至于价格,我们不可能按照朝廷规定价格来。” 刘恢想了想,工业化以后,银的价值远低于黄金,大部分时间1克黄金差不多相当于50--100克白银价格。 “下去以后,计算出白银价格,挂牌公示出来。 不过,估计银器和白银数量并不多。” “暂时并没有更好办法。”糜竺也深感无奈,华元推广是好事,只是,一时半会儿无法推广。 刘恢点了点头,“华元推广问题还得看中原进一步走向,我们并不着急。 五铢钱贬值以后,各地实权派和世家豪族,就像被拔了牙的老虎,暂时威胁不到我们。 先谈谈草原问题。” 糜竺随把手里一份文件放下,递给了刘恢。 刘恢疑惑的看着糜竺,“这是什么?” “殿下,这是我们搜集的各项经济数据。 辽东人口已经过千万了,草原大量移民进入,华元面临铸币以来第一次增发。” 糜竺继续说道,“辽东目前货币流通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如果不增发货币,将面临物价下跌的问题,因为物多钱少,也就是常说的通货紧缩。” “辽东现在有多少流通货币?”刘恢自然清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发展。 “940亿华元。” “这次需要发行的货币量呢?” “预计增发40亿华元”。 “会造成多大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对应的,发行货币,自然会造成物价上涨,只是幅度大小不同而已。 “0.1%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