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刘焉担忧 (第1/2页)

“我个人认为,四到五年为一届最好,只不过,要真正落实到民选上来,决不能成为一句口号。” 刘恢继续说道,“襄平已经历经十年变革,从律法到政策,从赋税到生产生活,与中原都是天差地别。 我们可以用辽东郡来进行改革,如果顺利,我们将会推行辽东所有管辖之地。” 荀彧心中疑虑减少,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疑虑,在他看来,如果真正形成两大派系,互相之间的斗争必不可少。 可是刘恢想法则不一样,现在离现代文明还有1700多年,对于辽东来说,最不缺时间,现在需要的是建立一套自我修复的机制出来,不能让权利成为少数人的玩具,更不能把整个辽东百姓交到个别人的手里,如此的话,又回到人治的时代,也就是一个人决定所有的人生死,那才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 “嗯,辽东郡历时改革最久,这里距离襄平近,的确是改革最佳之地。 只是不知,何时是最佳时机?中原开始分裂,接下来战火纷飞,此时推进的话,对解决中原问题并不利。” 荀彧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打仗最需要的是集权,因为能提高效率,而一旦现在推行的话,解决中原问题,无故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先在辽东推行乡和县一级改革,如果顺利的话,其余地方两年后全面跟进。 辽东最后改革留待中原问题彻底解决的那一天。” 刘恢并非傻子,荀彧担忧也是他心中所忧虑。 … “子平大队长,殿下让我想法放回刘璋?”刘虞看着眼前的史阿,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大司马,信里的意思说得很清楚,只是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史阿立即提醒道。 “以什么理由呢?”刘虞就像自言自语一般。 “大司马忘了刘焉的盟友?” “你是说袁次阳和王子师?” 史阿并未直接回答刘虞的话,而是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最近的袁愧脑袋又缩了回去。” 刘虞笑了笑,“袁次阳可以称得上人精,王子师也不是良善之辈,二人联合不可小觑。” 对于刘虞的提醒,史阿赞同的点了点头。 “老夫不解,此时放回刘璋,对辽东有何好处?” “不瞒大司马,我也不知。”史阿深知一点,不是所有事情都该刘虞知道,面前的刘虞,在史阿看来的确是个君子,做事光明磊落,不过,离真正干臣还差点,那就是道德束缚加身。 “西域你们要动手了?” “大司马,辽东历来讲究不该知道的不要打听。” 史阿的话是在告诫刘虞,不要越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职责,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老夫越界了。”刘虞郑重点了点头,此时,他也意识到,这些事情不是自己应该关心的,洛阳和中原才是自己重心。 益州 绵竹《今天的德阳市》 益州牧刘焉将益州治所从雒县《广汉北》迁移到了绵竹县。 “庞治中,中原战事未来如何?”刘焉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刘焉对面的人三十多岁,正是益州治中庞曦,历史上,庞曦是刘焉时期重臣,刘焉死前,庞曦和赵韪是刘焉留给刘璋的两位辅政大臣。 历史上,庞曦后来把女儿嫁给了刘璋的长子刘循,刘备入蜀后,庞曦也备受重用。 “使君,天下人都没想到,中原战争会让董卓连胜三场,如今看来,袁术的才能并非如袁家吹嘘一般。” 刘焉赞同的苦笑着点了点头,“眼下我们该当如何?” “使君,眼下最主要的是盯住益州南方。 辽东把触角已经伸到南方了。”庞曦说完,从袖口里拿出一张报纸递给了刘焉。 刘焉看完报纸以后,越发感到心惊胆战。 “这是何时发生的事情?” 庞曦不紧不慢的说道,“已经月余了。” 益州偏僻,远离中原,互通消息十分不便。 “扶南国就这么被他灭了?”刘焉依然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 刘焉自然知道扶南国的事情,让他没想到的是,辽东灭国就像吃饭一样简单,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国家。 “这还是辽东主要兵力在北方,如果刘恢重兵南下,不知何人能挡?”庞曦显得有些忧心,他家族在河南郡,也就是朝廷都城洛阳附近,跟随刘焉入蜀,也是为了家族利益,因为他也看到了天下大乱,进入益州至少自保无虞,可是,辽东快速崛起,让他内心不安,除了辽东强大实力,还有就是跟随刘焉谋划辽东和洛阳的人,让他越来越担心家族覆灭。 太原王家一事,让他深深明白,刘恢绝不是手软的人。 “袁绍不能挡住刘恢?”刘焉心里畏惧更甚,刘恢在辽东襄平曾经说过,他刘焉是一个野心家,以当皇帝作为毕生目标。 刘焉闻知后,把刘恢从头到脚骂了一遍,益州不少世家豪族得知消息以后,陷入两难之地,究竟该不该支持刘焉? 不过,刘焉内心更加奇怪,刘恢如何知道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 “使君,袁绍怎么会是刘恢的对手? 鲜卑势力何其大,被辽东不断挑起内斗,最后在对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