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华夏五年大会1 (第1/2页)

襄平 十二月二十 此时的襄平用天寒地冻来形容再正常不过。 襄平的会议中心里面,早已经人声鼎沸,一千二百人的会议场,硬是挤了一千五百多人。 和外面的寒冷不同,室内显得很暖和。 进入室内,所有的人纷纷脱下外套。 这里座位顺序没有过多讲究,年长的座位稍微靠前一点,是为了确保会议能够听清。 进门后,大家互相纷纷打起了招呼。 当刘恢进门时,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崔琰依然是大会的主持人,他大步走向台上。 这次的舞台很小,为了坐下更多的人,舞台只留了不足五个平方的面积。 “殿下、各位同事,华夏五年的年底大会正式开始《华夏从公元188年就开始使用华夏纪年》。 下面有请刘恢殿下讲话。” 在一片掌声中,刘恢大步走上台来。 “各位同事,今年这一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平常的一年,而对于华夏国家来说,这一年很不平常。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华夏国家完成了统一,从南到北1.2万里,从东到西1.3万里《大洋洲还没派人占领》,能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在座各位,也得益于华夏所有百姓、将士们。 为了这片土地,华夏也先后付出了数万人牺牲,数十万人受伤的代价。 在此,我提议,参加会议的所有人,为华夏牺牲的所有人默哀。” “唰…”全场一千多人缓缓站了起来。 此时的人们,脸上没有胜利者的喜悦,因为十多年来,华夏对于生命的重视,早就根植于大家的心中。 “请坐下。” 刘恢继续说道,“最新统计的数据,华夏目前总共有5109万余人。 这么多的土地,人口仍然明显不足。 各地发展建设都需要大量人口。” “很多人最近在问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中原各地贫困,会不会拖累其他地方的发展? 我这里想说几句,中原无论贫富,它们是华夏土地,百姓无论贫富,他们永远是华夏百姓,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一个华夏百姓。 十年前,在座的有几个人想到华夏有今天?他们和我们一样,聪明、勤劳和善良,只要方法对了,一样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华夏未来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均衡发展,我们要利用发展好的地方税收来发展贫穷的地方,当然,这不可能没有底线支持,我们要制定一系列规则。 因此,这种言论是不合适的。” 刘恢的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一片掌声。 刘恢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们还得继续推进改革,此前,我们对中原各地承诺是,五年后要实行全面普选。 那么,华夏高层的普选五年后一样要推行,我们要建立一套规则,目的就是反对独裁,未来的华夏,谁想走独裁道路,所有的人有义务和责任将他打倒,将如此多土地和人口系于一人,那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 华夏高层普选主要在两块,一个是代表政府的大统领,一个是百姓大会院长和所有的会员,至于军队、司法、监察、文教、廉政署、钱庄、财政院,这些都是对专业要求极高的地方,不能实行普选。” 台下依然响起了不断的掌声。 “未来,华夏中枢主要负责国防、外交、各种政策制定和监督等一系列政策。 手上权力过大,必然滋生腐败,必然产生利益链,只有不断分权制衡,才能医治腐败的病,爱权力原本就是最大的病。” 刘恢继续说道,“未来各郡、县经济发展主要依托地方,而不是中枢,只不过,全国上下律法是一致的。” “另外,宣布一件事,华夏从今天开始,废司设部,例如,原来的农业司改为农业部。” “部”的本义是指天水一带,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又引申为衙署,如隋唐时期开始设置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部下面设司,司下面设科…”。 这个,大家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改名字并非大事。 “今年放离诸侯,仍然有些人不解,为什么把他们放走?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其实,我也知道,大家都是为了华夏的将来。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诸侯离开华夏,他们未来只能依附于华夏,我们周边将来是熟悉的人掌权好?还是陌生的人掌权好?在座的人都知道儒家的利弊,难道对华夏未来这点信心都没有?” 刘恢笑了笑,惹得台下发出一阵大笑。 “今年,我们华夏国家是建立了,可是,面对的问题千头万绪,从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不少问题。 华夏十年来取得了一点成绩,然而,不少人开始出现沾沾自喜,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请大家记住一点:华夏自古以来最大敌人从不在外部,而是我们内部。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 随着发展,社会矛盾也会变化,当大家吃饱了,就会有更多追求,而我们就不能把大家吃饱作为我们的目标,而是要因势利导的做出调整。” 此时,刘恢的后面出现了一张地图。 他拿着指挥棒指向今天印度一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