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就职演讲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袁术考虑再三,还是答应了孙权请求。 在他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化解和吴国矛盾,还能让自己女儿有个好的归宿。 从内心深处,他不喜欢孙权,因为孙权长相远不如孙策俊朗。 “大王,刘恢顺利当选华夏第一届民选大统领。”阎像将一份报纸递给了袁术。 “这些人也是吃饱了撑的,华夏现在谁能和刘恢争斗?”袁术一边吐槽,一边打开了报纸。 百分比对于他们长期看华夏报纸的人来说,早已经知道什么意思。 “咦,刘恢支持率比想象的低了不少。” 在袁术看来,应该至少九成百姓支持刘恢,毕竟刘恢让大家有饭吃。 “华夏的政治结构很复杂,臣不懂。”阎像是聪明人,在私天下时代,臣子太过聪明,尤其是臣子比主君小了很多,这就是隐患,隐患就是最大的罪。 和袁术同龄的阎像,处处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政治白痴,只有这样,袁术才不会忌惮自己。 皇权时代的教育通常有三种:一是培养帝王的,二是培养大臣的,三是愚民的。 “刘恢当选大统领,我们仲国派出使节去一趟。 刘恢不收美女,他也不收礼物,送些什么呢?”袁术说道。 “大王,礼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心。 我们何不请人写一幅字?” 袁术点了点头,“你去办吧!” 袁绍看完报纸,一脸平静,刘恢当选眼下对赵国有利。 “父王,儿臣请旨前往恢都城祝贺刘恢当选大统领。”袁谭率先站了出来。 “儿臣请旨前往,王兄是兄长,应该留在赵国。 劳碌的事情,小弟代劳就可。” “你……”看着袁尚,袁谭火气就上来。 袁绍看着兄弟二人的争吵,“元图,你辛苦一下,去趟恢都城。” 逢纪站起来说道,“喏”。 十月初一,这一天是刘恢就任华夏第一届民选大统领的日子。 这一天的交接活动不需要,但是,刘恢还有一场正式的就职演说等待着他。 今天,不少人都在期待。 他们想知道华夏接下来五年的方向是什么? 他们想知道华夏接下来的外交、军事、制度改革等将何去何从? 刘恢到来时,已经有无数人等在了这里。 今天过来的人有政府官员,有监察部门的人,也有司法部门的人,更有学者,还有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有支持刘恢的人,也有反对刘恢的人。 刘恢缓缓走到台前,今天的刘恢一身东装,一条蓝色的领带显得格外瞩目。 “今天是华夏十年的十月初一。 作为华夏第一届民选大统领,刘恢深感荣耀。” 说完,刘恢向四周一圈鞠躬致意。 刘恢接着说道,“作为华夏未来五年的大统领,今天,我会向华夏百姓报告未来五年华夏政府的计划。” 台下的人都在静听,这一刻,无论支持刘恢,还是反对刘恢的人都知道,选举已经结束。 对于大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内部争斗,而是关于华夏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华夏经过数千万人的努力,眼下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民以食为天,在我看来,无论何时,农业生产都是华夏的根基。 吃饱以后,接下来我们要确保大家吃好。 未来五年,我们争取做到所有的百姓每周都能吃上一顿肉。 有人会说,我们现在不是早已经实现了吗? 实话告诉你们,我们很多偏远地方的百姓还没有吃上。 政府的目的是让偏远的百姓,一周也能吃上一顿肉。” 刘恢的话很朴素,朴素到一些人认为这不是报告,而是口水话。 “华夏最新成立了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部,这个部门的存在,是保证批准上市的药物要安全,批准进入市场的食物要确保安全。 吃饱只能是不挨饿,但是,我们不能只想到吃饱,还要想到吃饱以后,吃进去的食物、药物对我们身体会不会有影响? 在此,我呼吁华夏百姓大会上院要尽快立法,详细进行规范,对于制假造假的人,永远不能从事工商业。 同时,必须罚得他倾家荡产,还得追加刑事责任。” 华夏这一两年,报纸和政府都在呼吁大家守信。 因此,刘恢的提议非但没有人觉得重,大家反而觉得正常。 “华夏有今天,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们继续支持工商业发展,政府会放权公司经营,不会参与干涉,只做好监督就行。 工商业的繁荣需要大量的钱。 洛阳的股票交易所将在明年三月正式营业。 那里也是普通百姓投资理财的场所之一。” “有了钱,我们还要鼓励所有的公司进行技术研发。 华夏国家想要稳定,想进步,技术不断革新就很重要。 众所周知,技术研究的基础是教育。 接下来五年,华夏将政府支出中,教育的占比会从现在的16%,逐步提高到20%。 我们要让有条件、人口多的镇建立中学。 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郡建立大学。 目前,华夏各类大学十三所,其中三所是军事类院校。 真正大学只有十所,未来五年,我们会逐步将大学数量提升到二十所到三十所。” 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