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非法移民 (第1/2页)

“你说得不错,华夏逐步开始出现了很多脱离农业的人,这些人今后都会逐渐转型到工商业。 因此,我们要保证这些人的就业。 要给他们安全感,工商业发展还任重而道远。”刘恢心中有些感叹。 “有几个国家可能需要大统领在恢都城见面面谈。”孙乾说道。 “公佑,你直接和刘和科长商量就行。”刘恢看着外面的大海。 十六年整了,华夏终于有了今天的规模。 随着华夏几大粮食主产区的开发。 加之内燃机面世,平原逐步粮食机械化成为可能。 这样就能腾出更多的人从事工商业发展。 “华夏和其他国家陆地边境纠纷应该要彻底解决。 要给华夏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刘恢对着贾诩说道。 “这点基本落实了,各个国家之间基本边界线正式确定了。”贾诩说道。 “边界上,其他国家准备怎么管控?”刘恢看了看贾诩,开口问道。 “他们想和华夏合作修建边界墙。” “你的意见呢?” 贾诩想了想,“我倒是赞同这点。 从华夏大山一路南下到波斯湾,再到原来阿拉伯人居住区域。 整个线长达几万里,边境实在不好管控。” 刘恢多次思考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合适答案。 他转头看向荀彧和孙乾,“你们二位呢?有什么建议没有?”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荀彧说道,“大统领,我们要先想明白一件事情。” “何事?” “那就是他们为何要管控边界?我们为何要管控边界?” “自然是他们担心自己百姓全部逃往华夏,没有百姓,他们这个国王就是名存实亡。” “我们呢?” “我们也担心非法移民太多,会对华夏造成冲击,以及带来社会安全隐患。” 荀彧微笑着说道,“华夏现在很多农具推广,尤其是铁锹,边境靠一堵墙真的有用吗? 想逃到华夏,他们可以翻越围墙。 也可以通过铁锹挖掘地道就能前来。 几万里的墙,耗费无疑巨大。 秦始皇修建长城也未能挡住匈奴的南下。 前汉时期,从高祖到景帝时期,匈奴经常进入长城内劫掠。” “你的想法呢?” 荀彧想了想,“我认为,华夏应该让他们提高百姓生活,让社会更加宽松一些。 唯有这样才能减少移民。 眼下华夏用工紧张,到处都缺人。 我认为,华夏不应该设置围墙。 我们明面反对非法移民,暗地里将这些移民化为华夏百姓,转移到大洋洲去。” 贾诩问道,“其他国家如果通过外交途径让我们遣返呢?” “以华夏律法保护基本人权为由,让其自己进行选择。”荀彧坚定的说道。 刘恢想了想,荀彧所说的确可行,这样一来,其他国家要加强管控或者修建围墙,那是他的事情了。 “公佑,你的意见呢?”孙乾负责外事部门,刘恢必然要征求他的意见。 孙乾想了想,“荀院长的话的确有道理。 关于人权一事,华夏多次提出,大部分国家都以各种理由推脱。 华夏想要塑造我们的价值观。 因此,空白的国际法,我们就要采用华夏国内法来执行。 到时,其他国家也说不出什么。” 贾诩也说道,“如果外交途径没有问题,我也支持荀院长的意见。 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华夏节省无数人力和财力。” 刘恢点了点头,“凡事都有例外,这次你们也看到了,从大家肤色上看,我们可以将大家分成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华夏是一个多名族国家,但是,我们有大量黄种人,也有少量白种人。 我们就不要接收黑色人种了。” 几个人眼睛里明显出现一丝不解。 刘恢接着说道,“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几个人摇了摇头。 刘恢接着说道,“我听不少人说过,黑色人种的智力远低于黄种人和白种人。 如果华夏大量黑种人,今后我们的后代会变得愚笨,如何能屹立世界呢? 但是,这种话我们却不能明目张胆的直接说。” 荀彧说道,“此事并不困难。 我们可以在阿拉伯地区靠近非洲边境加强管理,不允许他们入境,如果遇到直接驱赶离开就行。” 贾诩心里吐槽,荀彧不知何时开始也丢掉了君子外衣。 “好,此事要暗中进行。”刘恢说道。 “喏”。 恢都城 这里的消息都是通过飞鸽传书。 速度自然比刘恢他们从大海回来要快。 今天的报纸刊登了此次取得的成果。 尤其是大量订单,让不少人傻眼。 财政院的糜竺正在家吃早餐,看完报纸以后,嘴角一直笑个不停。 “夫君,有什么好事?居然让你笑得如此开心?”糜夫人给糜竺碗里加了一些粥。 “原本我最近对接下来财政支出有些担忧。 没想到,这次代表团签了这么多订单?”糜竺微笑着说道。 “妹夫出马,这不是很正常吗?”糜夫人笑盈盈的说道。 “对了,夫人,贞儿最近在忙什么?”糜竺问道。 “小妹参加华夏百姓大会会员的竞选,最近忙得不得了,听说今天会回来。”糜夫人说道。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