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说明 (第1/2页)

刘恢一行回到了恢都城,没有鲜花和掌声,也没有红地毯。 这是华夏的规则,谁也不能破坏。 刚回到大统领府邸,刘恢的办公室就被崔琰敲开。 “季珪,看你行色匆匆,发生了什么事情?”刘恢沉声问道。 崔琰没有说话,直接将一份报纸放在刘恢桌上。 刘恢拿起来,煞有介事的看了起来。 报纸上,主要是对于华夏国际主张的分析,并且对于刘恢的一些想法进行了批评。 “就为这事?”刘恢看着崔琰问道。 “大统领,我们兢兢业业的做事,还要承受这些无端指责?”崔琰心中明显有些生气。 “崔副统领,这种想法要不得。”刘恢正色的说道。 刘恢一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大家因为取得一些成绩,开始对于监督和批评声音听不进去。 看着刘恢的脸色,崔琰知道,刘恢是真生气了。 刘恢接着说道,“你知道华夏法律规定:民众可以骂所有官员,但是民众骂普通民众,那就是违法?” 崔琰点了点头,此时,刘恢的脸色就像一盆冷水浇在他头上。 刘恢站起来走到窗边,“之所以这样设计,那是因为普通民众没有权力。 我们拥有权力的人,无外乎被人骂几句。 我们需要的是权力对等原则,华夏的法律不是保护强者,而是应该保护弱者。” 崔琰想了想,说道,“难道就由他们胡说八道?” “季珪,你维护我,从私人情感上我感激你。 但是从职位上,我要批评你。 报纸上并没有造谣,他们站的立场不一样,理解不了很正常。 这些年骂我刘恢的人少了?骂得对,我们就要改,骂错了,一笑置之。 自古以来,谁是被人骂垮的? 今天如果我去解释澄清,下一任大统领,就有可能利用权力让人闭嘴。 华夏民族文化中,很多人动不动喜欢搬出祖训。 因此,你我今天言行,绝不仅仅是代表你我。” 崔琰也发现自己有些冲动,“大统领,这事我错了。” 刘恢嘿嘿一笑,“人都不喜欢被人骂,没有人骨头那么贱。 之所以不能阻止,是因为开启民智不易。 你应该知道,还有无数守旧势力。” “是的,包括我们家里长辈也有不少思想守旧的人。” “季珪,此事就不要提了,我们有时只能压制情感。 只有这样,华夏才有未来。”刘恢此时,语言变得和风细雨。 “是。” 崔琰离开,刘恢拿起报纸仍然在看。 里面批评主要是刘恢提出鼓励一些人出去投资建厂。 报纸认为,这样会加速其他国家发展,对华夏形成威胁。 因此骂刘恢此举无异于出卖华夏的利益。 在华夏有两种人是社会所不容的。 一种是为了自己私利,出卖国家利益; 另一种是帮助权力欺压普通百姓,成为权力者的帮凶。 刘恢苦笑着摇了摇头。 当天下午,华夏大统领府的会议室里,正在举行一场会议。 参与会议的人除了政务院,还有文教院、财政院、华夏钱庄、外事部等机构。 刘恢看着圆桌会议上的众人,开口说道,“先解决你们疑惑,再谈事情”。 卢植说道,“大统领在猎人城的一番话。 我们在场的人能理解,但是普通百姓不一定理解。 恐怕接下来会有些舆论对大统领不利。” “卢院长,此事我会出面应对。 任何事情利弊皆有。”刘恢回答道。 “大统领,华夏钱庄真的要帮助其他国家内部组建钱庄吗?”甄逸开口问道。 “甄院长,国际贸易想要全面展开,以其他国家金融能力,几乎很难进行结算。 因此,华夏钱庄接下来要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钱庄。 华夏还需要牵头,成立一个贸易结算中心,使用华元专门清算各国之间的贸易。 所有的会员国都要逐步加入进来”。 “大统领,华夏水稻改良技术让水稻产量提高到1000斤/亩了(现代500斤)。 这些技术我们也给其他国家吗?”顾雍作为农业部长,心中充满疑惑。 “技术可以给,但是需要给钱。 两种方案:一是直接从华夏购买水稻种子,二是以水稻种植面积给予专利费。” 刘恢的话解开大家疑惑,这些都不会免费给就好。 刘恢接着说道,“农具一样可以对外出售。” “在这儿我想谈谈自己一些想法。” 众人看着刘恢,面露期待之色。 刘恢说道,“这些年我也在想,今后国际之间该当如何? 一味的压榨必不长久。 华夏经历十七年发展和扩张。 逐渐摸索了一条道路出来。 大家也明白一个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果今后只有华夏一家能吃饱饭。 那时,将有无数难民涌入华夏。 我们根本承受不了。 其他国家统治者更会仇视我们。 我们总不可能把所有的国家灭掉? 那样一来,迎接我们的是无穷无尽的战争。 另外一个,那就是我们看到了贸易对华夏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其他国家百姓都贫穷,我们产品卖给谁? 华夏想要长盛不衰,除了国内健全的制度。 还需要更多的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