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许攸的一番话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但是,大家也担心婆罗门教做大。 因为婆罗门教是将自己这些汉人排除在外的。 贵霜帝国打下以后,他们听从华夏建议,把原来的统治者和奴隶主基本都屠戮一空。 大量奴隶获得了新生,的确让他们的统治容易了一些。 郭图拱手说道,“大王,我们不能放任他们成长,如果此教一旦成长起来。 那么,我们这些人就会成为教徒眼中的异类,到时,赵国会有更多的人反对我们。” 郭图的话说到了在场绝大多数的人心里去了。 大家千辛万苦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统治吗?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富贵吗? 袁绍经过大家一说,他自然知道,这会动摇赵国根基。 “诸位,你们说说看?赵国该如何应对?”袁绍开口询问道。 一直没有说话的袁尚站了出来,“父王,儿臣以为,我们如果直接对付婆罗门教,必然会引起上下反弹。” 袁绍问道,“此话何意?” “父王,婆罗门教教徒已经是赵国百姓。 儿臣派人调查过,这些信奉婆罗门教的教徒占据赵国人不低于30%,现在仍然有蔓延之势。 另外一个,如果官府直接出手,会让这些教徒认定我们是为了清除异己。” 袁尚的话让袁绍很满意。 “你们以为如何?” “大王,臣认为三王子所言甚是。”逢纪开口说道。 作为袁尚的老师,逢纪自然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袁尚。 郭图瞥了瞥逢纪,缓缓说道,“大王,眼下问题是该当如何解决这件事情?” “公则有主意了?”袁绍开口问道。 “大王,臣只是有些想法。”郭图拱手说道。 “公则何时变得如此啰嗦?有话不妨直言。”袁绍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大王,臣以为,我们应该鼓励华夏道教进入赵国。” “郭公则,你这是让赵国毁于一旦吗?”袁尚站起来怒斥道。 不少官员也站出来对郭图怒目而视。 郭图看了一圈众人,他要记住这些人,如果将来袁谭上位,自己一定会亲手收拾这些人。 看着吵闹的人群,袁绍喊道,“肃静!” 郭图继续说道,“大家不接受道教,只是认为道教提出的人人平等过于荒唐而已。 但是我们想过没有?道教里面的文化、哲学等,无一不契合华夏文化。 道教所谓的人人平等并不是指的财富、权力,而是人格,以及后天的法律等。” 在场的人都是聪明人,郭图说的的确没错。 逢纪出声说道,“郭侍中想过没有?道教进入华夏对赵国的影响有多大吗?” 郭图说道,“中书令无非担心华夏利用道教政治裹挟我们。 但是我多次读过道教教义,他们的核心是教人行善。 从不鼓励道教徒参与政治斗争之中。 刘恢个人的事迹,让我相信道教之中提到的玉皇大帝。 ……”。 “刘恢这些人会有这么好心?”逢纪说道。 “刘恢的确不会有这么好心,但是,我们如何解释身处深宫大院,不受重视的皇子,十一岁如何有这一身才学? 另外一个,刘恢对待天下百姓的好我们无法否认。 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的一身才学是玉皇大帝所传。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学习道教?” “哼,这样一来,谁还会尊重大王?这不是打乱天下秩序吗?” 逢纪的话才是袁绍最担心的,对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自己手中的权力更加重要。 如果出现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东西,他会毫不犹豫抛弃它。 袁绍看了一眼许攸,“子远,你多次前往华夏,你如何看这件事情?” 许攸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他在几年前去华夏时,暗中就加入了道教,成为一名道教徒。 只不过,道教虽然详细登记教徒信息,但是承诺,所有信息不会对外以及官方公开。 加入的何止他,其他国家重臣也一样。 因为来世上天堂对于他们来说是巨大诱惑。 “大王,臣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话都对。”许攸开口说道。 许攸的话让不少人看了看他,袁绍也不例外。 “子远,说说你的想法。”袁绍瞪了他一眼,我是让你说想法,不是让你和稀泥。 “喏”。 许攸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说道,“大王,中书令和侍中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道教对于赵国管理会不会有影响上面?” 逢纪和郭图眼角看了看许攸,你他娘真狠,我们是争论,和矛盾有何关系? 不过,二人很快想明白,许攸借此故意将二人矛盾公开化,其心可诛。 许攸接着说道,“臣在华夏国时,关于道教有些了解。 道教主要宣扬所有教徒行善,因为这样一来,来世就不必到人间受苦,而是去到天堂。 还有一点就是,道教要求所有的道教徒必须尊重各国律法,同时不能参与到各国政治活动之中。” 袁绍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那么人人平等是什么?” 许攸拱手说道,“道教提出的人人平等,是指道教教徒之间,并不是指所有的人。 也就是说,道教传道使、道教徒们之间是平等的。” 许攸说的是实话,华夏道教提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