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裁撤工作人员 (第1/2页)

各个国家都有自己打算和想法。 华夏草原上不少养殖场获得了大量马匹的订单。 原本想缩减规模的养殖场,纷纷准备着下一步扩大规模。 华夏多年前的草料青储技术加上蒸汽式收割机,让草原的冬天也能轻松让牲畜渡过。 整个草原加上华夏平原,居住的百姓超过九百万。 草原已经逐步开始城市化,牧场也是进行了划片。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华夏政府鼓励在草原上种植树木。 一百里之内必然要有五里灌木林。 这些钱已经投入了多年,用刘恢的话说,我们可以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来做这些事情。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人为造成草原沙化。 年底了,草原百姓基本都躲在家里窝冬。 而南方则不一样,很多地方异常火热。 尤其是道路修建,到处都能看到无数人群。 恢都城的大统领府邸,会议室里面正在召开一场会议。 一张圆桌,政府各个部门大概十多人汇聚于此。 刘恢今天心情不错,尤其是今年一串串经济数据,让他看到了华夏各地经济都迎来了大发展。 “今年财政收入相较去年的确有了很大增加。 但是,我们面临的负担依然很重。 各位不能打过多心思在上面。”刘恢看着一群犹如饿狼的眼神,他知道,大家都盯上了这块肥肉。 华佗率先说道,“大统领,其他部门如何我不管,但是,我们医疗部不少地方医疗资源严重不足,这是燃眉之急,必然要先解决。” 华佗话音刚落,董昭就说道,“元化部长,你的事情急,我们也一样。 各郡要求修建的道路,我们也需要大量钱财。” “我们文教院接下来准备修建学校,这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卢植退休,刘备现在担任文教院院长,管宁担任副院长。 “我们研究院今年增加了七个实验室,明年的费用必然会大幅度增加。”马均看着大家争论,明显自己感到了危机。 荀彧没有急于说话,而是看了看刘恢。 刘恢没有理会大家争论,而是拿起财政院报告看了起来。 大家争论仍然在继续。 刘恢抬头说道,“我看了财政院上一个财年华夏的国家税收和国营公司上缴利润。 两样同比增加了26%,总的财政收入突破了一千亿华元,达到一千零七十三亿华元。” 刘恢的话让在场的人振奋不已。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能让所有的人都爱它,那么它就是钱。 刘恢接着说道,“眼下,按照上一个财年的预算,华夏整个固定支出将达到812亿华元。 华夏现在发行的国债达到了98亿华元。 我想问一下,这笔钱应该如何解决?” 刘恢说完,从桌子上的烟盒里拿了一支香烟出来。 荀彧接过话说道,“这笔国债早的眼看就要到期了。 我们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解决国债: 一、按时连本带息还上; 二、发行新的国债填补到期的国债,这样一来,我们的国债可以不用急着还,又能解决政府失信问题; 三、印制华元来归还国债。” 刘恢没有急着表态,“都说说你们的想法?” 董昭说道,“我们华元现在是国际货币,直接印刷可不可以?” 卫兹立即举手反对,“宫仁部长,您这样做,等于是稀释百姓手里的钱。” 董昭有些不解,“子许部长,和解?” 卫兹继续说道,“华元刚开始国际化,我们印制的华元只能是华国国内空转,华元没法走出去,就相当于变相降低华元购买力。” 甄逸赞同的说道,“子许说得不错,何况,华元现在的印制必须透明化,华元是国际货币。 如果我们不遵守规则,今后谁会使用华元?” “我们只能先按期还掉国债吗?”华歆说道。 糜竺说道,“我个人已意见是,国债按期兑付。 如果真的有必要发行华元,我们再继续发行。 华元刚刚国际化,这个时候,我们应该为华元注入更多的信用进去。 一旦各国不愿意使用华元,那将对我们努力造成巨大伤害。” …… 刘恢看着大家议论声音越来越小。 他才缓缓开口说道,“正如子仲院长所说,我们哪怕吃点亏,也要确保华元的信用。 国债按期必须兑付,如果失信一次,长期建立的政府信用就会逐渐丢失。 我刚才估算了一下,我们就算还掉华夏钱庄发行的国债,也还有一百多亿华元盈余。 学校是华夏的未来,我们要修建,但是可以分成几年来完成。 医院也是一样。 各郡的道路修建问题要逐步落实来完成。 科研院的科研费用我们会持续保证的。 我一早就承诺了的,科研费用政府比例不低于华夏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二者保持一致。” “大统领,这样一来,恐怕又会负债。”糜竺并不想欠债,虽然是政府欠债,但是他感觉就像自己欠债一样。 “适度负债并不可怕,所幸的是,未来几年华夏军费可以适当减少”。 刘恢的话大家都清楚,因为有不少国家和华夏达成驻军契约,这样一来,华夏军费就会由驻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