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铜矿 (第1/2页)

钟繇虽然为官多年,他也自认为自己为官清廉。 但是,华夏整套以民生为重的经济原则,他仍然在学习和探索。 刚进入华夏时,他十分不理解,为何要发展民力?百姓不挨饿就很好了? 进入华夏他才知道,华夏的基本原则是,百姓即国家,百姓安定即国家安定,百姓富裕即国家富裕,百姓文明即国家文明,百姓自信即国家自信…。 他明白了,华夏做这一切都只有一个中心:百姓。 他是南阳郡几十万百姓选出来的太守,他只有一个目的:南阳郡百姓过得更好。 牂牁郡算得上华夏偏远的郡之一,历经多年发展,千百年来百姓不挨饿的愿望得以实现。 牂牁郡夜郎县(今天贵州关岭县境内),这里是典型的牂牁郡地形,到处都是高山。 夜郎县百姓只有八千多人,这和中原及北方有着很大不同。 这里主要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华夏政府的到来,教会了大家最先进的耕种技术,让这里的百姓吃饱不成问题。 作为夜郎县第一任民选的县长,关俊对于提高民生有着急切的期盼。 夜郎县到故且兰(牂牁郡治所)并不算十分遥远,由于地形特殊,这里修路变得十分困难。 还有一点,那就是夜郎县人口不足以支撑道路修建。 好在,牂牁郡要连通永昌郡(今天云南),这是一条主干道,大部分钱都是财政院拨款,这条路已经规划出来,离夜郎县城只有三十里。 关俊为了修通夜郎县城到这条主干道的路,可以说很是焦虑。 华夏多年前就废除了徭役,因此,修这条路大部分钱需要自己地方掏钱。 县里产业很少,属于地方税收就更少,如何筹集这笔钱,摆在了关俊面前。 夜郎县的政务工作由关俊全权负责,县里的百姓大会都是各乡镇民选产生的,只是这些会员和郡、以及华夏中央不同,县里会员基本都属于半兼职,也就是说,他们的俸禄只有正常俸禄的一半不到。 为了压缩费用支出,县政府总共三个科室,一个主管农业、水利建设和农机,农业是夜郎县根本,最为重要;一个主管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最后一个主管工商业。 一个县政府总共只有三十多个人。 就这三十多个人,关俊都觉得多了。 但是,为了接下来发展工商业,也没法裁员。 “三十多里路,县里需要出资60%,初步估计这条路需要1200万华元,我们县政府需要支付720万华元。”关俊开口说道。 “关县长,对于我们来说,720万华元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我们县政府去年一年财政收入才127万华元。”规划建设科的胡科长回答道。 “现在国家早就废除了徭役,作为政府,更不能带头让百姓先干活再付钱。”农业科长毛科长说道。 “其实我们关岭县也有自己很好的产业,加以利用,完全可以发展好当地经济。”主管工商业的龙科长缓缓说道。 关俊问道,“老龙,继续说下去。” 关俊打开烟盒的烟,给三人一人递了一支。 龙科长说道,“县财政所是独立机构,他们没钱,我们也无法。” 几人点了点头。 龙科长继续说道,“前年,华夏地理矿产勘探部到了夜郎县,他们在城北十里发现了一座铜矿。 后来,我找同学打听了一下,据初步估计,这个铜矿价值起码三十亿华元。” “嘶……” 这么大一笔钱,让几个人吸了一口冷气。 对于夜郎县来说,不要说三十亿,就是三亿也是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对于铜矿用途,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华夏电力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铜。 关俊重重的吸了一口烟,稍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按照华夏法律,地方资源只需要交一笔资源税给国家和赔偿农户,这些资源就属于地方政府合法开采项目。” 胡科长略带激动的说道,“我们可以成立一家夜郎县铜矿公司,然后通过这家公司来招商运作。 如果做好了,这个铜矿项目,每年能给夜郎县财政带来巨大收益。” “项目的确不错,只是眼下修路的钱怎么办?”毛科长问道。 “老毛,你真是的,只要项目一旦立项,我们可以轻松贷款数千万华元出来。”关俊吐槽道,有座金山,你还怕没钱。 “关县长,这个项目对于夜郎县十分重要,百姓大会这一关恐怕不好过。”龙科长提醒道。 关俊一想,的确是这样,这些会员都来自各乡镇。 这么多钱如果只是县里得到好处,下面乡镇肯定不干。 关俊咬了咬牙,“每年铜矿县政府收入的一半将均分到各乡镇用于地方建设发展。” 此时,如果不拿出利益,百姓大会一定过不了关,因为这些会员也是百姓选举的,他们如果不能为当地百姓争利,不但今后政治前途毁了,还会受到乡亲谩骂和指责。 这种前提下,谁敢不为自己乡亲挣好处? 几个人都是行动派,说干就干。 可是,很快报社就得到了消息,牂牁郡日报率先报道,主要对夜郎县将如此巨大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