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教育改革 (第1/2页)

文教院的会议室,今天来了很多人,有在职的华夏各大学校长,也有退休后文教院的顾问,还有从事华夏教育研究的人。 由于华夏逐渐形成的民主文化,造成了大部分会议室采用圆形或者椭圆形的会议桌。 刘备一贯的脸上挂着淡淡笑容。 “各位,华夏文教院成立十多年了,这期间也进行了多次大变革。 正是因为变,华夏才迎来快速发展。 正如大统领多次说,华夏的根基在教育。 今天请大家前来,就是关于两个方面变革: 一、如何降低教育工作者负担?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 二、如何进一步解决师资力量平衡的问题。” 刘备话音刚落,台下开始议论纷纷。 作为上一任的院长,卢植开口说道,“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大家都在思考,老夫先谈谈自己的想法。” 卢植接着说道,“华夏很早就对于教师评级有过一定规定,这么多年下来,老夫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很多人为了评级而评级。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不少人根本没有把重心用在工作之上。 因为很多人每天要应付大量报表数据。 在老夫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 长期下去,华夏教育的未来在哪儿?” 说到最后,卢植重重的敲起了桌子。 周异说道,“这点的确如此,不过,究竟该如何改才合适?” 徐岳点了点头,“周校长的话也是我们最近在讨论的。 评级这套体系看上去没有问题,实则有很大问题。 我个人认为,我们评级应该与学生挂钩。” 郑玄问道,“如何挂钩?” 徐岳说道,“两个方面决定:一个是学生和家长的打分;另一个是学生综合考试成绩。” 管宁说道,“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一个是成绩考核,一个是学生家长满意度,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孩子学坏。” “这样做的确可以减少老师工作压力,有更多时间用在学生身上。 不过,我还要一个建议。”诸葛珪开口说道。 “君贡校长,有什么想法?”刘备问道。 “华夏教育非常重要,我相信这一点在坐没有人反对。 我们这些人的俸禄比大统领还高,如果对华夏教育没有贡献,我们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 因此我建议,我们可以学习华夏一些公司做法。 那就是末尾淘汰制。” 蔡邕说道,“君贡,这样做是否有些残忍?” “伯喈公,华夏很多公司是这样做的,如果当月考核最后一名,将会警告一次,如果连续两个月最后一名,直接降级,如果连续三个月最后一名,直接辞退。 有罚就得有奖励,同时,要给改正的机会。 降级的只要连续两个月考核进入前三就可以恢复降级之前的级别。” “这个办法的确还可以,这样一来,不至于大家失去动力。 只有大家比着才能进步,老师工作努力了,学生自然就会更加受益。”荀爽说道。 众人点了点头。 刘备说道,“可以自豪的说,华夏文教院聚集了大量优秀人才。 优秀人才想要发挥自己才能,也要有优良土壤才行。 我们这些人的工作就是改良土壤,让华夏这片土地能有更多人才发挥的空间。 奖励和惩罚都要有。 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只比拼学生考试分数。 华夏教育是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位置。 因此,我们制定考核标准时要进行综合考量才行。” 郑玄说道,“刘院长,华夏教育不能一味去增加学生的负担,小学阶段虽然学习很重要,但是他们三观认识也很重要。” “康成公教诲,晚辈谨记在心。”刘备表现得十分谦虚。 “接下来谈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师资力量更加平衡?”管宁说道。 卢植说道,“其实师资力量平衡问题,华夏文教院一直在做。 现在的模式是同大区或者城市,老师会进行轮岗。 乡里的小学为了吸引人才前往,俸禄往往比城市里的老师会高一些,主要是补助。 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师资力量逐渐失衡的问题。” “这个正常,每个人能力都有差异,一个学校校长的眼光和格局,往往决定了办学水平和能力。 短期看没什么问题,实则,时间一长,差距就会逐步显现。”周异说道。 “我们是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周校长说的是实情。 同一个老师到了不同学校,表现出的能力都有差距。 我们调查中发现,一名城东的老师调到城北工作。 明显有些水土不服,他要考虑这个学校具体要求什么的”。 “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荀爽说道 “什么想法?” “华夏天策院参谋部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你们知道吗?” 众人点了点头,只是有些迷糊,二者有何关系? 荀爽接着说道,“我们可以实行区域校长联席制,可以集众人之所长。 所有校长进行轮岗,大家轮替,可以互相分享经验。 校长的俸禄直接和自己学校以及区域学校挂钩。” 刘备微笑着说道,“慈明公的建议可以考虑。 这样一来有个好处,能将水平不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