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刘巴之问 (第1/2页)

刘巴接着说道,“华夏现在货币主要是在国内流通,加之国内对民间黄金兑换有一定限制。 我粗略计算过,华夏黄金能承受最大杠杆不超过5倍。 一旦超过这个数,华夏金融将面临巨大麻烦。 因为5倍杠杆时,那时,其他国家手里的华元将会达到上千亿华元。 如果没有大量黄金,如果有人做空华元,华夏拿不出这么多黄金兑换,华元就会失去信用。 纸币建立除了黄金,还有更重要一点,那就是信用。 没有信用的货币将会失去价值,会带来比通货膨胀更大的风险”。 甄逸皱着眉头问道,“华夏现在贸易都是顺差,眼下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他国家想要做国际贸易,只能用黄金来兑换华元。 想要兑换黄金,也只能先兑换华元才行。 这就保障了华元的稳定。” 刘巴说道,“黄金存量是有定数的,就算各国所有黄金都进入华夏,总量也会有限。 华夏如果一直是顺差,其他国家黄金也迟早枯竭。 华夏随着发展,人工成本一定会大幅度增加。 这就注定了很多商品需要我们用华元来购买。 贸易逆差迟早有一天会出现。” 刘恢吸了一口烟,随即将烟头放入了烟灰缸。 “未雨绸缪始终不是一件坏事,随着华夏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金融的重要性。 甄部长想法也没有错,毕竟眼下华元看上去币值坚挺,各国贸易顺畅。 这些主要是因为大家手里有黄金。 子初所说的事情,未来十年以后或者更长时间,有可能会出现。 我们这些人的主要作用就是将问题早点解决掉。 子初,既然你提出了,你有什么具体想法没有?” 刘巴想了想,最后说道,“大统领,你这就难为我了。” 刘恢说道,“华元国际化才刚刚开始,眼下急转弯不合适,一旦这样做,华元信用必将受损。 我们大家都好好想想,如何应对这一系列问题。” 刘恢这是表明一种态度,他的确看到了所存走的问题,但是眼下华元无法脱离黄金,因为一旦脱离黄金,没有几个国家敢使用华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 何况,还有差不多数十个国家已经确定要使用华元作为自己国家主权货币,此时黄金就更加重要了。 “大统领,刘教授的想法我也赞同,不过,眼下我们还不能轻易表明我们的态度。” 刘恢转身看向刘巴,“子初,你知道甄部长的意思吗?” 刘巴点了点头,“甄部长是担心一旦传出去,其他国家担心华夏政府废除华元和黄金挂钩。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华元必将受到巨大冲击。” “好,子初这些年对于金融货币研究很深。 我希望你接下来着重研究你此前提出的问题。 如果你能拿出解决方案出来。 必将在华夏金融上留下大名。”刘恢勉励道,他担心年轻人受到打击。 “大统领放心,刘巴知道轻重。”他知道刘恢暗含的意思,那就是你现在练好内功,等待合适时机。 看着刘巴离去的背影,刘恢说道,“岳父,华夏现在金融人才逐渐开始涌现了。” 甄逸一脸笑容,“这些都得益于你最早主张开设金融课程。” “此前您提出想干完这一届离职,想好了吗?”刘恢给甄逸茶杯加了茶。 “想好了,马上也要退休了,你岳母希望我们两个去华夏各地走走看看。”甄逸说道。 “华夏钱庄发展,岳父的确费了不少心血。 是该休息休息了。” “你呢?想好了参加下一届大统领选举没有?”甄逸对刘恢感情很深,除了刘恢是他女婿,更重要他对刘恢个人的敬重,尤其是愿意放下个人权力,换来华夏长治久安。 “说实话,我真不想参加,可是眼下还没法定。” “华夏所有的人对你感情都很深,没有人希望你离开。”甄逸说道。 “那不会,民主党和进步党的人希望我离开。”刘恢开玩笑说道。 “不,正南上次还对我说,作为监督机构,想找你麻烦,都很难抓住你把柄。” 刘恢笑了笑。 “华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甄逸起身离开,走到门口转身说道,“这个周末来家里吃饭,我们都有差不多一个月没见到宓儿了。” “好。”刘恢听出来了,甄逸话里浓浓的醋味,他只好爽快答应。 “院长,你如何看刘巴《黄金与华元的危机》一书?”今天政务院开完会,其他人离开了,顾雍留了下来。 荀彧说道,“这本书我读了三遍,看上去很多观点有些激进,但是未来仍然有可能出现他所说的情况。” 顾雍点头说道,“不管对与错,这种氛围都是需要的,政府只有在批评和口水中进步,从来没有在赞扬中进步的政府。 这也对未来产生了一些疑问。 也不知道谁能回答刘巴之问?” 荀彧看了一眼顾雍,“元叹,反正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荀彧并非自谦,他越来越发现,金融这门学问太高深了,自己所懂不过皮毛而已。 有时他在想,如果财政院、钱庄这些机构还是政务院管,他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