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洗劫百姓 (第1/2页)

好书推荐: 本命三国

“今年财政并没有盈余,还亏空6000多万魏元。 不过,今年大王下令,不允许民间持有黄金、白银,各地实行举报制以后,我们收回的黄金白银价值超过4亿魏元”。 曹操点了点头,他之所以限制百姓持有黄金白银,除了增加王宫财富以外,还有一个作用,由于黄金白银和华元挂钩,没有黄金白银,也就意味着百姓无法获得华元,这样一来,百姓就算想逃到华夏,也不能带着财产离开。 魏国黄金白银举报制度,采用的是汉武帝时期的方式。 凡是举报有钱人,举报的人可以获得一半奖励,一半收归国库。 这样下去,获得奖励的人也将被人举报。 长此下去,就是把所有百姓的钱变成官府的了。 还能让百姓之间产生仇恨,百姓只要不是一条心,造反就不可能。 除了获得大量钱财,还能让官府富有。 当年汉武帝就是以打匈奴为由,才推出举报制度的。 对于这一点,曹昂是反对的,但是他没法说出口。 他心里知道,短期有用,长期来看,只会让一个国家信用破产,这是强行搜刮民脂民膏。 曹操说道,“换回的黄金白银,将进入魏国国库,对外贸易,我们逆差依然很大。 有什么办法没有?” 司马懿说道,“大王,眼下我们和华夏之间并没有产品优势。 想要解决贸易逆差,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华夏公司前来投资建厂。” “仲达,联合国对我们的投资环境评级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司马懿想了想,“最好办法就是和我们边境华夏的郡进行合作。” 曹操眉头一皱,“如何合作?” “我们出劳动力,他们出技术,打造一个工业园区。 魏国通过提供劳动力,对方可以给予我们一个劳动力适当补贴,这个钱官府可以赚。” 魏国虽然前后提供了不少劳动力到华夏,由于华夏农业设备的引进,使得生产力提高,劳动力就有很多剩余。 魏国劳动力便宜,可以按照自己国内标准给俸禄,华夏最缺劳动力,俸禄自然不会太低,俸禄价差就能给官府带来一大笔收入。 “华夏政府会同意吗?”对此,曹昂都是有疑问的。 原本魏国想和华夏合作,没想到,魏国为了统治,很多政策趋于保守。 这就造成了评分下降,评分下降代表有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商人怎敢轻易踏足? “太子殿下,您应该知道,华夏的政治制度和我们不一样。 只要法律允许,华夏中枢也很难干涉地方政务。 现在最大问题是,华夏法律是否允许?” 曹操点头说道,“仲达,你亲自去华夏荣郡政府一趟,看看他们的意见。” “喏”。 赵国的内斗在继续,袁熙远在华夏。 袁谭和袁尚为了太子之位可以说不择手段。 这一切许攸和辛毗等人看在眼里。 两派之间斗争很多时候就是他们私下煽风点火引起的。 袁绍对此头痛不已。 “你们看看,华夏已经彻底放弃尊卑了。”袁绍对此有些厌恶,没有尊卑,社会制度必然出问题。 他实在没想到,华夏是越走越远。 “大王,一个贱民居然头像能印在华元之上,这简直滑天下之大稽。”郭图看完骂道。 袁绍面无表情的看向许攸,“子远,你怎么看?” 许攸想了想,“大王,华夏如何走,臣以为并不重要。” “为何?” “因为我们左右不了华夏的走向,也左右不了华夏刘恢他们的想法。 臣认为,眼下当务之急,是解决赵国财政面临的危机。”许攸拱手说道。 提到这个,袁绍心里有些难受。 “赵国今年财政居然亏空高达1.1亿赵元。 (1华元=10赵元)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笔赤字?”袁绍这些年,从报纸上也学到了很多新名词。 逢纪对着袁尚使了一个眼色。 袁尚拱手行礼说道,“父王,儿臣对此有些想法。” 袁绍对这个三儿子历来青睐有加,主要原因是,袁尚和袁绍一样,长相俊美(大帅哥)。 “显甫,你说说看?”袁绍露出期待之色。 而袁谭眼睛里闪过一丝狠厉,一闪而逝,并无人察觉。 袁尚说道,“父王,我们以百姓安全为由,要求民间百姓的黄金白银必须兑换成赵元。” “三弟,你这想法太过幼稚了。”袁尚还未说完,袁谭呛声说道。 “大哥这是何意?”袁尚不动声色的问道。 “百姓会告诉你自己有黄金白银吗? 我们一些庶民,他们信奉婆罗门教,穿金戴银是常事,如何解决?” 袁绍点了点头,“显甫,你兄长所说该如何应对?” “父王,汉武帝时期,为了打匈奴,朝廷下令民间捐款。 百姓不同意,汉武帝就搞了一个举报制度。 谁举报查证无误,查抄钱财奖励一半给举报人,一半给朝廷。 得到举报奖励的人又被别人举报。 这样一来,相当于钱财全部进入朝廷腰包。”袁尚信心十足的说道。 “三王子,如此一来,百姓不会怨声载道吗?”郭图说道。 “这……”袁尚不知该如何回答。 只见郭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