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曹操教子 (第1/2页)

“多谢佐治兄了。”许攸拱手说道。 眼下赵国的局势早已经不能让他有其它选择了。 郭图和自己有仇,投靠袁谭基本不可能,逢纪则是心眼极小的人,到时就算袁尚赢得大位,逢纪恐怕也不能容下自己。 自己年龄日益增加,可是自己百年之后,家族怎么办? 因此,许攸从内心深处认可了这种利益绑定。 “对了,逢元图有可能会对付于你?” “奇怪了,老夫和逢纪并没有交恶?” 辛毗微笑着说道,“逢元图怀疑你投靠了二王子?” 许攸十分好奇,此事是何人所为? “佐治兄,不会是你吧?”许攸目光炯炯的看向辛毗。 “子远兄,你应该了解我,我应该不至于做如此蠢事?”辛毗平静的说道,他相信许攸是聪明人,自然会自我判断。 许攸微笑着说道,“令兄现在和郭图来往甚密。” 许攸一边说完,一边看向辛毗。 辛毗说道,“兄长有自己考量,我实在不便多说什么?” 历史上,辛毗的兄长叫辛评,字仲治,后来曹操攻打袁谭,城破后拒绝投靠曹操被杀,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气节和能力的人。 许攸知道,像很多大家族一样,他们不愿意将自己家族命运压在一个人身上。 历史上,东汉末年,很多家族都是多方投资押注。 荀氏家族的荀彧荀攸投靠曹操,荀谌投靠袁绍。 诸葛亮跟随刘备,诸葛瑾投靠东吴,诸葛诞投靠魏国。 往往很多家族为了家族利益都是多方下注。 失败一方死个别族人,但是能保住整个家族。 “老爷,仲治尚书来访。”郭府的管家对着郭图说道。 “将仲治请到书房来议事。” “喏”。 书房内,二人对坐,中间放了一张桌子。 “郭相,你让我办的事情失败了。”刚坐下,辛评直接开口说道。 “辛尚书,这件事情原本就不容易。”郭图安慰道。 “佐治他不想参与到夺嫡之中,他只想安稳过一辈子。” “仲治兄,令弟才华横溢,不过老兄应该知道。 历代以来,才华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永远是站队选择。”郭图笑呵呵的说道。 “您说得对,不过,佐治为人懒散,我实在不好要求于他。”辛评内心也不想辛毗参与进来,如果辛毗也参与进来,那么一旦失败,辛家有可能面临着灭门的风险。 郭图笑了笑,“佐治只要保持中立,老夫相信,大王子一定会用他。” 郭图言下之意很清楚,敢耍滑头,谁也救不了他。 “郭相,眼下我们当务之急是合力将许子远拉下来。” “不错,他这右仆射当的时间够久了。 大王为了平衡各方,一直没有设立左仆射。”想到这些,郭图心里就不服气。 赵国的仆射、侍中、中书令都只设一人。 郭图担任中书令,主要职责就是赵王袁绍的智囊团。 “郭相有办法了?许攸可是大王年轻时的玩伴?” “许攸之子许巍这件事情,恐怕是我们的突破口。” 辛评十分不解,“此事不是已经翻篇过去了吗?” “这件事情一直是大王心里的一根刺。 如果旧事重提,随即将许攸辅佐二王子袁熙夺嫡一事密奏上去。 你说会怎么样?” “哈哈哈…,妙计!妙计!”辛评不得不承认,郭图在算计人心方面的确有一手。 魏国王宫之中,曹操看完密探传回的情报,顺手递给了曹昂。 “父王,儿臣不解。”曹昂对此事满脑疑问。 “你呀,学了你老师一些本事,但是人心算计方面,你还差他太多。”曹操白了曹昂一眼。 曹操接着说道,“你也不想想,袁绍原本性格多疑。 加之清高自傲,在他眼里,本王仍是当年哪个跟在他身后的跟班。 在他看来,他袁本初能做到我曹孟德做不到的事情。” “父王,最关键我们只是这样宣传,并未这样做,他会相信吗? 袁绍身边智谋之士很多,他们会看不出来吗?”曹昂继续问道。 曹操从桌子上的烟盒里拿了一支烟出来,划破火柴,点燃了手里的香烟。 “袁绍一直没有立太子,他在犹豫,不知道该立谁。 这就给了很多人想象的空间。 他的三个嫡子必然就成了各方势力的香饽饽。 在自己家族利益面前,这些大臣谁会去想亚洲区理事一席? 他的儿子都在争权夺利,在王位面前,这事就显得太小。” “儿臣明白了,当个人获得的利益大于国家利益时,这些人会毫不犹豫放弃国家利益。” 曹操点了点头,“但愿曹家不要重蹈覆辙。 为了家族安定,为父才特意让仲达来教丕儿。” “父王,我们是不是趁赵国推行这些政策时,让其他国家告知联合国,把这件事闹大?” “现在还不是时候。” 此时的司马懿府邸,一名少年乖巧的坐在他面前。 “老师,我只是庶出的王子,父王为何让您来教我?”曹丕鼓起勇气问出一直藏在心中的话。 曹丕此时十三岁,正是一个少年贪玩的时候。 “公子以为是为何?”司马懿看向曹丕,不知为何,他总感觉自己和曹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