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塑造一个敌人 (第1/2页)

看着曹操黑着脸,曹昂说道,“买没有问题,可是我们道路能满足行车吗?” “道路我们也在修,未来十年要把几条主干道修通,一旦地方有了不太平的风吹草动,魏国军队也能快速抵达各地平叛”。曹操自然有自己打算,在他看来,魏国现在的百姓比中原大汉时期好过多了,尤其是华夏的土豆、红薯、玉米等粮食的推广以后,吃饭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他现在就是在想一个问题,如何能让魏国江山更加稳固。 “父王,按照报纸上所说,就算现在下订单,恐怕也需要两年后才能拿到。” 曹操点了点头,“听说这车可以个性化定制,里面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的确是这样。” “那就订五台汽车,你和我的进行定制化,另外三台就是普通汽车。” 面对曹操的话,曹昂想拒绝,因为这样算下来,恐怕需要接近三千万魏元才够(华元和魏元固定汇率1:10)。 不过,随即想到,曹操这辈子也没享受几天,曹昂反对的话实在说不出口。 鲁国 “叔治,最近一年仲国为何时常在报纸上重伤鲁国?”孔融实在想不明白这一点,两国并没有明显利益冲突。 仲国的出海口还是和鲁国交换而来,按理说,你不感谢都不符合礼法,而仲国倒好,在仲国日报上面天天骂鲁国。 “大王,臣原本一直想不明白,不过,最近有些事情终于想明白了。”王修拱手说道。 “哦?叔治不妨说来听听?”孔融其实知道,王修算不上最顶级的人才,但是,以王修才能协助自己管理几十万百姓的鲁国问题并不大。 “大王,仲国这样做无外乎几个目的。 首先一个就是战争前的舆论战。 然,鲁国和华夏已经签定军事驻军契约,华夏已经派遣军队驻军,仲王虽然为人嚣张,但是他并不傻,自然不会愚蠢到和华夏对抗。 因此,第一条并非仲国的目的。” 面对王修的话,孔融赞同的点了点头,“还有呢?” “其次,国家之间官方报纸指名道姓的骂,说明两者并非商贸利益。 既然对方不是为了鲁国领土人口,也不是因为双方少得可怜的贸易,那么只会有一条。” “什么?” 王修接着说道,“在中原时,我就喜欢看当时的辽东日报,我依然记得,当时辽东日报有一篇文章。 文章里面是这样说的,愚民最高境界就是制造外部敌人,让自己国家百姓把所有目光转移到外部。 只要塑造两个国家敌对状态,就能长期拿来用,只要国内有矛盾了,就要大肆渲染敌对国对自己国家的威胁。 长此以往,百姓就不会关心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状况,因为他们会把自己贫穷归咎于自己外部的敌人,这一切都是他们造成的。 鲁国和仲国相邻,这样一来,更加有利于管控仲国百姓,故意给仲国百姓塑造一个敌人。” 王修的话让孔融眼睛一亮,“实话实说,这种管控方式就是华夏报纸上经常说的商鞅驭民五术?” 王修点了点头,“是这样,百姓愚昧,他们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要仲国官方长期跟他们灌输鲁国想吞并我们的思想,那么外部敌人就彻底树立起来了。” 孔融经历这些年,早已经不是一个纯粹书呆子了,他很快就明白其中利弊。 “我们能用吗?” “大王,我们当然能用,我们正想睡觉,仲国却给我们送来了枕头。 我们借着仲国报纸直接反击回去,对于这里百姓来说,要给他们树立家国观念,要树立先有国后有家的思想。 要告诉所有鲁国百姓,如果鲁国没有了,所有的人结局都会悲惨,都会面临我们敌人的屠戮。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上下一心。” 孔融点了点头,他深知,在华夏是讲求先有家后有国,这和王修所说完全不一样,不过,王修那一套对于统治的确有利。 “叔治,华夏报纸上所说的汽车我们是否要购买?”孔融看到汽车介绍那一刻,他是真的心动了。 “目前鲁国财政虽然不算宽裕,但是也过得去。 一辆汽车还是买得起。” 夏国 王宫之中,大王黄祖和太子王射面对面坐着。 “太子以为,举报制度应不应该取消?”黄祖问道。 “父王,举报制度算得上辱民其中一环,让所有的人没有尊严。 只不过,儿臣有些担心。”黄射个人能力还是很出色的,他并非纨绔子弟。 “担心什么?” “长期下去,会不会人人自危?妻子举报丈夫,儿子举报父亲……。 这样下去,道德礼仪必将丧失。 前不久,华夏一些报纸对于这一举措进行了痛批,认为这种做法,丧失了基本伦理纲常,也违背了基本人性。”黄射缓缓说道。 “太子,夏国是我们黄家的,其他人的意见并不重要。 外面如何批评无所谓,只要我们庶民百姓认为自己过得好就行。”黄祖的话非常清楚,那就是依然学朝廷的愚民,让一群吃饭都困难的人来考虑山珍海味的人过得如何困难。 “父王,夏国想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把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