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摸索训练方法 (第1/2页)

第二天下午,北方战略区指挥部里,超过五十位旅级及以上将领聚集在了这里。 刘恢笑呵呵的说道,“今天过来,没有命令,我只是带着耳朵,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刘恢的话让不少人紧张的神色稍微缓解。 “华夏制定规则讲求人性,也有人抱怨,我们军人的训练就不够人性。”刘恢接着说道。 “嘿嘿……”一群人笑了笑。 “李主任,你是政教主任,还是你先来说。”刘恢对着李辉说道。 “好,大统领的话想必大家都明白了。 今天是一个座谈会,也是一个交流会,大家有想法都可以提。”李辉四十多岁,多年军队工作,显得十分干练。 一旁的赵云一直没有开口,很多问题他其实清楚,但是他还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大统领,我想说几句。”一名少将军衔的人举手示意说道。 “陈旅长,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刘恢已经掏出一个笔记本,手里拿着钢笔准备记录。 “大统领,现在军队最大问题就是训练热情不够。 长期枯燥的训练,让很多基层将士感到十分枯燥。” 刘恢微笑着说道,“看你们表情和不断点头,我就知道,你们也赞成这个看法,是也不是?” “是!”这个声音回答得比较一致。 刘恢说道,“政教工作并非万能的,通过沟通做工作,短期肯定可以,长期效果势必会越来越低。 将士们也是普通人,每天面对枯燥的训练也会不好受,这是正常的。 只是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为何不调整训练办法?” “大统领,我们想过调整,一来是参谋部有统一训练内容,二来我们并没有更加合理的训练办法。”赵云接过话说道。 刘恢对于赵云的话是认可的,军队之所以叫军队,首先是严明军纪,军队不可能允许各战略区各行其是,那样一来,必然乱套。 “你们呢?有合适办法没有?”刘恢看向众人。 “大统领,目前华夏军队装备正在从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型,我们的训练方法也在调整,能不能允许各战略区摸索?”阎柔站起来说道。 “阎师长的想法或许可以一试。”孙才知道,眼下的热兵器都在摸索阶段,参谋部训练方法也很单一。 “这个问题不大,眼下和平时期,可以允许各战略区利用一到两年时间来摸索,然后大家交流总结。”刘恢的话代表着阎柔的问题通过了。 “大统领,这样一来,是不是意味着各军自行摸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设想来练兵?”赵云是北方战略区司令,他想的事情一点不少。 “眼下训练没有统一科学办法,只能大家下去摸索。 任何训练一复一日都会变得枯燥无味。 因此,你们训练应该增加互动和趣味性。 华夏现在军队有军旗,各师也有自己独立的军旗。 下去以后,可以以连为单位设置一面全军流动军旗,这是对训练最刻苦最有成功队伍的奖励,同时,可以纳入升级考核之中。 有时,我们只讲大道理没有用,我们要让他们明白,通过努力训练就有回报,这种回报不是口头表扬,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口头表扬有用,但是不能常用。 你们战略区可以结合自己情况制定一个基本方案出来,按照华夏军法,校级军官以下的任免提拔在战略区,校级军官任命提拔在联合参谋部,少将、中将任命提拔在天策院,上将提拔任命是我提议,百姓大会通过才行。 你们可以在权力范围内制定一套考核标准出来。” 刘恢转身看向孙才,“孙副部长,你电告参谋部,可以全军推行,我们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试了才知道行不行。” “喏!”孙才立即答应了下来。 “大统领,这样一来,会有更多基层军官,这会出现两个问题。”李辉说道。 “什么问题?”刘恢喝了一口茶。 “第一个,就是会有更多基层军官无法安置;第二个,就是会增加军队费用支出。” 李辉的话是现实问题,比如:一名中士士兵通过训练拿到全连前列,符合晋升上士的标准,上士职务是班长,没有职务给他安排,怎么办?职务晋升,俸禄就会提高,必然增加军队负担。 “你们李主任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我自愧不如!” 刘恢的话让一群人咧嘴微笑了一下。 刘恢接着说道,“以前刚到辽东时,我们对于地方官员考核时,我们使用过预备制度,现在可以用到军中。 不过,我要先说明一点,晋级必然要有统一标准,符合监察才行,同时,这种名额要有限制,比如:一个连一年只能针对成绩最好的几个人。 刚才提到的预备制度,也就是储备人才,现在没有职位给他,但是他依然享受同职位待遇,只不过,岗位俸禄低一些。 这些人才纳入下一步晋级优先选择。 ……” 刘恢的话不少人点了点头,华夏现在不喜欢假大空,在大家看来,当兵是一份工作,大家也要利益,如果冒着危险没有前途的工作谁干?打鸡血可以一年两年,不能长期下去,那么维持大家斗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