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日常吵架 (第1/2页)

“尚长说的是实话,历朝历代特权阶级,基本就是当初打天下那一批人和他们后代。 打天下时,谁都大义凛然跳出来说为了天下百姓。 回头你才会发现,最大恶魔不是别人,就是那些打天下的人,是他们开始形成了一批特权阶级”。阎忠赞同的点了点头。 郑玄说道,“法治的目的就是要保障社会公平,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 以前我们能想象吗?华夏现在大部分官员都出身朝廷人口中的庶民、贱民。” …… 对于华夏来说,就是要让法治深入人心,但,法治不是口号,喊两句就行了,法治首先要制度、法律保护,而想要法治,就必须做到王(皇)在法下,想保障这一点,分权、制衡、监督、透明必不可少,因为人心是贪婪的,指望信任与否去治国,尤其是华夏这种高度自由的国家,根本不现实。 正如庞德公所说,制定法律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执行。你总不能因为最近腐败多了就查严点,腐败少了就不查?想要保证这一点,就必须有长效机制。 最早的华夏,有人提出法律应该给一些特定事情让路,而刘恢是反对的,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只是借口,法律是保护普通百姓基本利益的,如果一个国家法律视同儿戏,那么谁会去遵守他?在华夏,没有比百姓利益更大的事情。 猎人城的联合国最近吵架越来越多,起因就是因为许攸和辛毗逃到华夏一事。 作为私天下的统治者,没有人希望自己的人逃离不受到惩罚。 而以华夏为首的国家则认为,人权永远是最重要的。 这样一来,双方角度立场不一样,很难达成一致。 杨修站在联合国说道,“一个国家的根基应该是民,一个国家民都没有,还有国家吗? 在这里,我提议,联合国设立人权署,专门用于监督各个国家的基本人权状况。” 杨修话没结束,就有人站了起来,“反对,这明显是打着人权的牌子渗透我们,这是搞文化入侵。 联合国有承诺,不干涉各国内政。” “内政?保障人权并非是内政,而是要保护普通百姓。 至于所谓的文化入侵,这简直是荒谬,你的文化制度如果真的先进,为何怕别人入侵? 华夏大门打开,吸收所有的思想,我们说了你们搞文化入侵吗? 在华夏,不少地方专门设立罗马帝国大道、安息帝国大道、波斯帝国大道、希腊大道等,这里以各个国家民族为特色。 我们不以为这是文化入侵,而是文化上的互相借鉴学习……” 杨修的话让不少人唏嘘不已,他说的是实话,你既然说自己制度文化好,为何担心别人入侵? “反对,华夏代表的言论,这是赤裸裸干涉他国内政。” …… 周开坐在上面,面色如常,他早已经习惯这一切,联合国大会基本就是吵架为主,然后各方达成妥协。 “大统领,我有急事找你。”电话里的伍鹤显得有些急。 “你过来吧!我把其他事情推一推。”刘恢也知道,不是急事的话,伍鹤也会守规矩先预约。 没过多久,伍鹤就到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刘恢看到伍鹤进来,示意他坐下说话。 “大统领,这是刚收到的情报。”伍鹤没有直接回答刘恢,而是将一封电报递给了刘恢。 刘恢看了起来,“这件事情属实吗?” “属实,昨天下午收到电报以后,我们用另外两条线佐证了情报真实性。”在华夏,单一的情报信息通常不能成为判断根据,需要有相佐证的情报来证明,这样才会让情报准确率提高。 “掖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这封电报,就是掖国的情报,郭汜明确表示自己是卧底进去的。 他这些话只是说词,只是洗脱自己的说词,这点刘恢明白,伍鹤也明白。 “目前,和我们接触的是掖国锦衣卫指挥使马峰,他是郭汜亲信,几乎没有之一。”作为情报部门负责人,伍鹤对各国高官基本上是如数家珍。 “可以和他们接触,不太过分条件都可以答应他。 我也想看看,他交出的名单和你们掌握的是否一致。” “大统领,郭汜这样做,他不怕得罪周边势力?”伍鹤有点不明白,郭汜这样做,那就是坐实了自己小人行径。 刘恢递了一支烟给伍鹤,自己随即点燃一支,“对于郭汜来说,他害怕掖国被灭,和保住掖国相比,这点损失不算什么。 不过…” “不过什么?” “华夏只能通过政治施压让其他国家交出这些反华夏势力,目前不可能出兵。 华夏百姓也不会同意我们出兵,对方只是有这个阴谋,并未实际行动。” “难道我们就这样不管?” “肯定不会,我们要用外交施压,同时通过联合国通缉,经济制裁等手段。” 伍鹤不解的说道,“就只有这些吗?” “我们也有政治目的需要达到。”刘恢嘴角微微上扬。 在刘恢看来,政治博弈并不是一巴掌拍死对手,而是通过某件事情达成自己的政治诉求。 刘恢没有继续说,伍鹤也没有多问。 “让荀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