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袁愧对话高干 (第1/2页)

鲁王孔融看到报纸报道以后,一脸讥讽,“本王去华夏时,他们招呼也十分随便,完全没得一个大国的风范。”

王修点了点头,“大王,华夏做事的确有些小气,也许是刘恢真的没有权力大吃大喝。”

“最新统计,华夏国家的生产总值占到世界的52.1%,已经超过一半了。

华夏会缺一顿宴席钱?说白了,这就是傲慢!”孔融反驳道。

“大王,我们和华夏是军事盟友!”王修提醒道。

听到王修的话,孔融认真点了点头,他知道,王修是在告诉他,惹华夏对鲁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上次袁术提出的建立联盟对抗华夏一事,你怎么看?”孔融随即换了一个话题。

“此事无论如何,鲁国都不要牵头,先看其他国家态度再说。”王修知道,孔融对华夏的内心很复杂,华夏不用儒学治国,反而越来越好,而自己用儒学治国,百姓日子越过越紧。

孔融笑了笑,没有说话,他心中对华夏是惧怕的,这种压力只有他能感受得到,虽然大家都在骂华夏,骂刘恢,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提到华夏,大家心中无不畏惧。

袁愧一行终于到了赵国,赵国群臣提议搞一个隆重的接风宴,被袁愧毫不留情的拒绝了。

这让郭图、逢纪心中打起了鼓。

“元图,你说袁公这是何意?”郭图眉头紧蹙,原本准备逃离赵国的他,没想到高干直接发动了政变,将袁熙抓了送给华夏,这让他和逢纪看到了权力向自己招手。

“公则,先王建立赵国时,曾经打算封袁公为太上王,被他拒绝了。

你听说他在华夏的事情了吗?”逢纪微笑着说道。

“略知一二,在华夏,他十分支持华夏的现有政治制度。

他曾经公开告诉先王,王权国家没有未来。”

“袁公快年近七十了,他为何万里迢迢来到赵国?”

郭图惊呼道,“你是说…,你是说他…来赵国改革的?”

历代以来,佞臣都是一群聪明的人,不然也做不到这一步,郭图和逢纪二人更多是喜欢政治投机,二人的聪明智慧不容小视。

逢纪看着郭图,差点用手去捂住他嘴巴了,这种事情能大喊大叫吗?

“公则,这种可能性不低。”

郭图想了想,“现在能想通了,新王的名字都由原来的袁昊改成了现在的袁新。

这就说明,袁公希望赵国从今以后获得新生,袁家获得新生。

如何获得新生?王权是一套旧制度,那么只能效仿华夏进行政治改革。”

逢纪微笑着说道,“这一点我没想到,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只是,我们该不该支持?”

郭图淡淡的笑了笑,“元图,这背后恐怕是华夏政府在推动。”

“为何这样说?”

“我们这些从汉廷过来的人,依然保持王权,并且还想和华夏对抗,这不是刘恢等人想看到的,他们肯定希望在这些国家打开一个缺口。

赵国连续两次发生政变,不少人心中畏惧,这个时候推行改革,阻力小了很多。”郭图这下子好像想明白不少事情了。

逢纪说道,“公则,按照你的分析,我们只能支持改革?”

“先看军队方面的意见,只要军队不反对,我们就支持。”郭图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到了赵国,为了安全,也为了便利,袁愧住进了王宫。

王宫之中,高干背着一捆树枝跪倒在袁愧面前。

“元才,这是何意?”袁愧平静的看着高干。

“叔外祖父,我因为报仇鲁莽,让赵国陷入困境。”高干并不善于表演,挤了半天,也没挤下几滴眼泪。

袁愧走到高干面前,扶起了他,“元才,起来,老夫认为,此事你没有错,反而有功。”

“叔外祖父,此事是干引起的,怎么会没有错?”在袁愧的帮助下,高干放下了背上的树枝(有可能荆条不好找)。

“袁熙杀害父兄,妄图对抗华夏,险些致使赵国灭亡,这是他咎由自取!”

袁愧的话让高干心里安稳了不少。

“叔外祖父,新王年幼,今后就留在赵国吧!”高干是一个粗人,他不知道如何试探袁愧。

“元才,我问你,这样提心吊胆的生活,心里不累吗?”袁愧这种官场老狐狸,一眼就能看穿高干的想法。

“实不相瞒,累,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