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贾诩准备退休 (第1/2页)

听到刘恢的话,贾诩点了点头。 刘恢接着说道,“华夏是联合国理事长国,我们有责任重新开辟一条航运线路给其他国家。” (由于如今华夏领土包括整个北方南到印度洋,整个东南亚和大洋洲都在华夏,加上华夏控制的华郡(今天夏威夷州)和辅郡(今天阿拉斯加州),事实上,太平洋已经成了华夏内海,华夏很难允许其他国家船只在内海航运。) 贾诩明白刘恢的意思了,重新开辟航运线路,那只能从两个国家之间才行,才符合航运条例。 因为只有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域才有海岸线划分。 “这可能会造成其他国家航运线路更加远。” 刘恢微笑着说道,“那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现在就是要形成规则,各个国家主权要以此划定。” 刘恢对现在华夏占领的地方还是很满意的,各种资源都有,耕地面积大,海域面积也大,这对华夏未来形成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贾诩点了点头。 “还有一事。” “什么事?”刘恢示意贾诩坐下来。 “是这样,国防部这两年在考虑海军海外港口的问题。 一些国家提出,欢迎华夏海军在他们港口设置华夏海军港口。”贾诩介绍道。 “这是一个不错的提案,可以实现双赢,华夏海军一旦驻军,一路上航运就会比较安全,对所在国贸易发展十分有利。”刘恢对此是赞同的。 在刘恢设想之中,未来华夏构建全球主宰,首要一条就是军事力量,未来只依靠陆军海外基地肯定不行,还需要海军的力量进行协同,那么,海军走出去就成了必然。 刘恢接着说道,“天策院会议上怎么说?” “大家对此是普遍支持的,在整个战略构建中,海军未来将是华夏军队海外力量重要一环。” 在华夏,做什么事情都要转化为利益。 华元全球化,华夏军队全球执法合法化,这些都是为了给华夏工商业遍布各国扫清道路。 说白了,华夏的公司可以在任何一个正常国家经商而不受到阻拦,更不许出现任何一个国家敢没收华夏公司的资产这类行为。 华夏并不高尚,可以说十分世俗。 刘恢也是一样,那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让所有的华夏百姓从中受益。 别人工作十个小时不如自己华夏百姓工作三个小时赚得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大家持续的高福利和高收入。 “嗯,海军新增两个舰队要尽快落实。” 贾诩点了点头,“大统领,我最多只能干满大统领任期,我感觉精力有些不济。” 刘恢笑了笑,历史上的贾诩就是一个长寿之人。 “想好了?”刘恢不会勉强任何人,如今的华夏所有人,大家不仅仅只有工作,还有生活。 贾诩从洛阳开始,已经忙碌超过二十年了。 贾诩点了点头,“家母离世以后,原本就想退下来。 不过,想到家母的话,我没法提起。” 贾诩的话刘恢知道,贾母临死前告诉贾诩,让他为华夏多尽一份力。 “好,到时我们可以闲下来,喝喝茶聊聊天。”刘恢也对未来充满期望。 “大统领,恐怕一时半会儿难以实现。”贾诩将刘恢从梦中拉了回来。 “对于国防部部长人选你怎么看?”在刘恢心中,华夏军队是稳定整个国家的基石,不宜随意更换。 “老孙做事稳妥,按理来说是最佳人选。 不过,他也表达了退下来的意思。”贾诩没有急于推荐人,而是提到了孙才的想法。 “这个我知道,去年出去时,他就表达了这个想法。” “大统领,通过这些年锻炼,我个人认为,奉孝是合适人选。”贾诩直言不讳的说道。 其实,贾诩考虑的人选和刘恢想的差不多。 这些年,郭嘉担任联合参谋长,他已经习惯了站在华夏的立场看待问题。 “还有人选吗?”刘恢继续问道。 “云长也不错,还有就是南方战略区政教主任胡春。” 听到贾诩的话,刘恢陷入了思考。 关羽和胡春都是四十多岁,如今在军中正是做事的年龄。 刘恢想了想,说道,“华夏正面临军队一些改革,联合参谋长暂时不宜动。” 刘恢的意思很简单,郭嘉的确符合国防部长人选,然而,军队还要进一步调整,郭嘉更加熟悉,现在动了不合适。 刘恢接着说道,“你组织大家召开一个内部会议,讨论一下关羽、胡春的问题。 内部先拿出一个决议出来,我会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刘恢安排,贾诩没有任何意见,原本,提名权就在刘恢手里,刘恢尊重大家的意见进行讨论,已经是很开放了。 “好的。”贾诩满口答应了下来。 如今的华夏就像一台机器一样在疯狂的运行,现在不会因为某一个人而停滞不前。 “巨高要回来了。”郑玄收到消息以后,心里很奇怪。 他期待曹嵩回到华夏,但是又怕他这么快回来,他担心后者,是因为他知道,后者出现,也就预示着曹嵩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我认识曹操多年,就算是当初大汉朝廷,曹操也是难得的俊杰。 不过,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