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为能下台骄傲 (第1/2页)

“你不是华夏人,华夏允许外国人当官?”曹操有些哑然,他并未研究过华夏这方面规定。

“乡镇、县的长官需要入籍华夏五年时间,太守需要十年时间。

至于华夏大统领,只能是出生在华夏的人才有资格担任。”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大统领涉及到外事工作,如果是其他国家的人到了这个位置,会不会损害华夏利益去服务自己母国?

“看来华夏包容比为父想象的更广一些。”曹操微微一笑,用来掩饰此时的尴尬。

“父亲,我买了一些华夏特产带给母亲。”

对于曹丕来说,从小父亲很少管自己,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母亲约束管教。

从历史看,卞氏是一名了不起的女性,他的几个儿子都颇有能耐,曹彰是宗室名将,曹植更是被誉为天下文才一石,曹子建一人独占八斗。

至于曹丕,接替曹操魏王以后,后来更是代汉称帝。

“好,此事为父给你办。还有其他事情吗?”

“没有了!”

“为父留了一笔钱在你祖父那儿,将来用于你们兄弟长大安家所用。”

“多谢父亲!”

“彰儿和植儿的字也已经取好了。

彰儿就叫子文,植儿叫子健。

等他们大一些时,你就告诉他们。”

“是!”

……

数天后,刘恢在原唐羌之地接受记者采访的内容被爆出来以后,引起无数人的热议。

大致内容是这样:

记者问刘恢:在华夏,无数人私底下认为你是华夏的国父,是你带着大家重铸了华夏,如今,你带着华夏走过最艰难的道路,然而,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你执政的时间不多了。

曾经一位国王说过,刘恢大统领搞改制,最后把自己搞下台了。

对此你怎么看?

面对记者的问题,刘恢微笑着说道:首先,我为自己下台而感到骄傲,华夏政治制度变革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权力。

我过几年下台,说明我们的目的达到了,也说明,我刘恢不敢违逆宪法和民意。

至于其他国家评价,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

我刘恢是华夏百姓选出来的,我只做对华夏百姓有利的事情。

如果四年后到期我仍然坐在台上,那将是华夏所有人的悲哀,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华夏百姓应该联手将我赶下来。

……

就是这么一段简单的对话,让华夏上下议论纷纷。

“我原本以为四年后大统领还有机会留下来。”恢都城一家面馆,一位中年妇女拿着报纸,喃喃自语。

“不会,如果真的留下来,那么宪法就将如同虚设。”旁边一个男人接过话说道。

“是啊,如果大统领视宪法为无物,那么必将回到朝廷时期。”

“就是,就是!如果大统领都不带头遵守法律,其他官员更不会。

法治有用,并非万能。”

诸如此类的议论随处可见。

曹操离开以后,曹嵩的心情也是阴转晴了。

今天难得大太阳,天气暖和,就连久未露面的刘洪也过来了。

“法治是根基,建立法治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但是,要破坏他就只需要一件事情。”郑玄对于自己这个学生,可以说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

“人最难得的就是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所有利益面前,最让人着魔的无疑是权力。

单就这方面,我这个老头子都不得不对他伸出大拇指。”陈纪早就变成刘恢的脑残粉了,他对刘恢有着莫名的信任。

刘洪说道,“这些年,老夫也是心情起伏变化,刚到辽东时,第一次见面,我认为他是汉家重塑河山的希望。

后来逐渐发现,辽东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和皇权背道而驰,逐渐我也意识到,他的目的是推翻皇权,让皇权成为国家象征,把皇帝的权力虚化。

直到如今的华夏,看到这番成就,就是高皇帝复生,恐怕也不敢批评于他。”

“我在乎的是他接受采访所说的话。

正如他所说,自己是华夏百姓选出来的,他只有一条责任,那就是让华夏百姓过得更好。

对于下台,我看到了他的坦然面对。”荀爽十分清楚,刘恢从辽东开始,身居高位超过二十年,无论是谁,想要放下权力并不容易。

“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