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我也愿意相信这一晚所听到的一切,万事皆有可能,人类世界本来就是星际间的一个偶然,即便历史书中的光辉人物都集于一身,又有什么不可以?仅仅想象它的可能性,就令人激动不已了。

更多的时刻,我目瞪口呆。曾以为科幻电影不过是对外太空、恐龙时代或者未来几百年的恐慌想象,必须裹以各种华丽的视觉包装,却原来这个题材也可以如此简洁深刻,在短短八十几分钟里让人思考一切。

看惯了火星人、未来人、远古野兽等在屏幕上叱咤纵横的模样,这次回到一个原原本本的与我们一模一样的“人”反而感受到诘问与质疑的力量。难怪这部演员不超过十人、场景也只有屋里屋外两个的剧本会被姜成选中。

再此之前,我们质疑这个少年,质疑他在玩火。他以为自己是谁?不过十万元的投资,不超过十个人的演员,不到二十天的拍摄周期,还说是科幻片,他在骗谁?

不过现在我们知道了,这的确不是传统的科幻片,在这部《长生不老》的影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姜成其实是完全的让电影回归了其本来的面目——叙事。或者说的更深一点,那就是姜成这部电影是回归了【科幻电影】的本源,那就是幻想。

在这部电影里面,姜成创造了一个可以自洽的理论,任何人听到了这个理论,可以选择不相信,但是绝对反驳不了他。联系到近年来好莱坞电影的那种高制作费和靠着视觉效果打天下的风格,我们可以认为,姜成就是用他的想象力来给全国的观众们带来了一次清新的大脑体操……”

一直以商业著称两不得罪的《看电影》杂志则用了这样一个标题《一个少年带给我们的启示:科幻不等于特技!》,通篇都是热情洋溢的对《长生不老》的表扬:

“有个秦朝人活了上千年直到现代,经历了或者说促发了不计其数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王羲之写字,和李白喝酒,与苏轼畅谈,同郑和下西洋,甚至一不小心教导出了一位‘大贤良师’!漫长的岁月里,他为了自保不断融入社群又不断迁移,某一天突然决定要把故事说出来,于是有了这个电影。

片子的节奏和氛围都很舒服,影片的全部情节都发生在一间狭小的客厅之中,全靠人物之间的对话展开。拍摄手法很有些新意,没有跌宕起伏悬疑丛生的情节,没有荡气回肠穿越生死的爱情,没有火爆绝伦目不暇接的特效,有的只是几个人围坐在客厅里,面对各种诘问的对答如流,艺术、宗教、历史、地理……从容不迫,娓娓道来,那是思想的交锋。一个半小时里,始终保持紧张。适当的音乐,适当的爱情,适当的孤独感,适当的小聪明!

用平淡来形容这部电影却是再恰当不过了,在片中姜成没有刻意耍弄任何的个人才华。乍一看,就好像一个刚从导演系毕业出来的学生拍出来的处女座;但是仔细一看,其中又处处充满着这个天才少年导演激扬的才华,无论是构思精巧的情节,还是别有用心的拍摄方式,无一不体现了这个少年的过人才华。

而且,我们要知道的是,他才十七岁啊!才刚上大学!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他会是中国电影圈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科学幻想电影就只是对时间与空间的重构,涉及历史的部分则被作为时空中的点而模糊掉。然而,自昨晚看了《长生不老》这部电影,我们才真实地发现,原来历史作为电影创作的新鲜素材,其重构性竟然还要胜于“时间与空间”!而这一点创意似乎原本只存在于西方的电影创作中。

电影来自对历史的想象,而历史的想象力严格说来不是结构性的,而是装饰性的。以历史为素材创作的商业电影,其最大的卖点不是还原,而是重构历史。《长生不老》在结局前一段趋于平淡,似乎预示着脱离幻想回归现实。然而结局的峰回路转又让人摸不准头脑,最后到底是选择相信他,还是不相信?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了,导演正是想通过这样的矛盾结局告诉大家,无论你相不相信,历史就在那里,无论之前是否是历史教科书中描绘的那样,还是他告诉你的这些,它都不会再改变了。对历史重构还是遵从,全部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导演姜成也许也是想用这样的问题吸引观众,但无疑,他做的很好!”——《世界电影》

相比起《看电影》这样的商业杂志,著名杂志《世界电影》的观点则更从实处出发,专业性也更强,但是也出人意料的大肆褒扬了姜成一顿。

“用从未想过的方式解释世界,然后啪的一声捏破它,回到现实,却又在离开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