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拯救七零小知青(15) (第1/2页)

老头连忙把她被子掖好,安慰道:“没什么事,遇到一个好心的小姑娘。”

『妇』人躺了下去看向盆里的粥:“是上次那个送饭的小姑娘?”

“嗯。”

“可别连累了人家。”

“放心,这小姑娘是个机灵鬼呢。来来趁热喝,你的身体不好,多喝点热的。”老头把盆里的饭盛到碗里,递给『妇』人。

“你也吃。”『妇』人温婉的说,花白的头发一丝不『乱』,让老头想起了几十年前他们初见的时候。

“是我连累了你啊。”他叹道。

“说什么呢,现在和你吃糠咽菜,我愿意。”『妇』人笑了,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风姿:“咱们虽然被下放,可也保住了一条命,又得人照拂饿不死,这已经很好了。人生的路没一点曲折又有什么意思。”

“我就是愿意你一直吃好穿好,闲暇时『插』花看书看电影。”老头儿埋着头说。

“人一生的福气是有数儿的,我享了这么多年的富贵,尽够了。”

“唉,喝粥。”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太阳出来,薄雾尽散。苏瑾歌起床之后先做了鸡蛋汤,撒了红糖,趁无人注意,把盆放在牛棚外面又敲敲门,等到老头儿把盆端进去她才去牛棚干活。

铡刀旁边放了铡好的草,苏瑾歌一笑,背着背篓去山上割草,割好一篓草后回了牛棚,花姐正在给牛拌饲料,见了她来远远的打招呼:“苏知青来的挺早,都把草铡好了。”

“应该的。”她把篓放在地上,把草堆进仓库又准备出去割草。

“等等苏知青,知青点的沈知青回来了,带了特产给知青们分,你的他放在你家门口了,让我给你说一声。你现在先把东西拿回去吧,今天的草料够了,不用去山上割了。”

“谢谢花姐。”

苏瑾歌走到老头住的地方,从窗户里拿过盆往家走去,没人知道她心中有怒火翻滚,沈知青,沈杨,就是原身的丈夫,也是害了原身的人。

她可要好好的会一会这人,看看这不仁不义抛弃糟糠之妻的渣男是什么样子,呸!她才不是糟糠!

门口放着一个油纸包,里面有几个红糖糕饼,知青点住了十几人,还不算在当地安家的,他倒是下了血本。

“我告诉你们,这个沈杨是最有可能选上工农兵学员的人。”在队长家碰到的时候,周兵这样说。他『性』格开朗又幽默,和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所以知道好多他们都不知道的消息。

“这话怎么说?”他要是能当上工农兵学员的话就不会在几年后考上大学了。

“我听说呀,他外公家是军区大院的,来这儿不过是走走过场,混一个大学生身份。要不哪来儿的这么多红糖糕饼呢,又是油又是糖的,还给咱们每个人都分了五个,这些大概就需要两斤糖票。”

“两斤糖票多吗?”杨红问。

“不多是不多,可一般人哪有那么阔气,两斤糖票做这么多糖饼随手就送人呢。人家来这儿才两年,就已经向上级提出要在农村推广沼气呢,说是沼气可以照明可以点火。”

“后来呢。”

“后来呀,因为工程量太大,挖一个沼气加上一道沼气设备需要很多钱,现在咱们大刘庄村钱粮最缺了,哪有钱去弄这些东西。就不了了之了,虽然不了了之,可是这件事让大多数村民都知道了他沈杨的名字。相比其他的知青人家倒是为农民奔波过的,虽然不太成功。”

“这么厉害呀。”杨红感叹:“咱们来这儿只想着吃饱穿暖,人家就想着让大刘庄村的人使用沼气了。真是厉害。”

“人家是京城来的见多识广。”周兵语气中也有赞扬。

“杨红姐,我不赞同他的做法。”

“为什么啊?”杨红很诧异,这么一位有知识有见地慷慨大方还懂得为农民着想的人瑾歌为什么对她有偏见呢。

“咱们『主席』说过,做事要理论联系实际。咱们大刘庄村使用的是火炕,火炕和厨房是连接着的,用来烧炕的柴火可以做饭又可以烧炕,这是对资源的极好的利用。可是要是使用沼气,第一大家凑不出来这么多钱。第二,使用了沼气做饭之后火炕还是要用柴火烧,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第三,建造沼气池所使用的水泥,管道,各种阀门,以及沼气灶,这些东西去哪买,而且谁能保证投入使用之后就一定能稳定的供气呢。第四,日常维护困难,第一次使用就要投入大量的粪,没有养猪场养鸡场,哪里来这么多原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