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就是要炸了它(10)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究极原创世纪

在听到苏瑾歌流利的汉语的时候,这位舅爷眉头才松开一点:“算你还知道自己是个华国人。”

可是再一听祖母磕巴的汉语,舅爷吸着烟又皱紧眉头,之前祖母见到亲人只顾着哭了,舅爷没发现她汉语不好。

舅爷弹弹烟灰,对自己老伴招呼一声,让他招待这位断关系多年的姐,就瞥了一眼苏瑾歌,说了一声走。

苏瑾歌跟着这位满脸皱纹,满面沧桑的舅爷走出家门,顺着田间小道走了好久。

“这是你太姥姥。”舅爷说完咳嗽几声。“当初家里人说了那小子身份有问题,你婆就是不听。原本你太姥姥身体就不好,她走一年后,你太姥姥就不行了。”

“你太姥爷多活了几年,命也不好。是为了给我们两兄弟娶媳妇活活累死的。八十年代吧,华国和霓虹关系好一点,我家那群小子整天看霓虹动画片。嘿,霓虹在别人嘴里竟然成了厉害的地方,跟山鹰国一样。

本想着你姥要是有良心,就回来给你太姥姥太姥爷上个坟。谁知道一直等到现在。怎么?是看我们华国厉害了,你们有便宜占了才回来的?”

苏瑾歌对着祖坟跪下咣咣磕了几个响头,额头都磕青了。舅爷看到满意的点点头:“你还算有良心,改天买好酒好菜,香烛纸钱,好好给你太姥姥太姥爷,还有你大舅爷上一回坟。你的华语是怎么学的,说的还挺标准,也不知道是哪儿的口音,不过没有东洋味儿。”

苏瑾歌恭敬站着说:“我从小就喜欢华国文化,从小就想成为华国人,我大学的时候跟学校的留学生学的。”

舅爷嫌弃的一摆手:“别站的跟给太君汇报工作的汉奸一样。你放松点。”

苏瑾歌放松一点。

舅爷把烟头踩灭扔到土里,又点了一根,嘴里悠悠吐出几圈烟雾,看着远方说:“你说你喜欢华国文化?”

“唉!”苏瑾歌答的很欢快。

“那我可得考考你,免得霓虹鬼子进了华国危害国家。”

苏瑾歌讪笑,成为霓虹人也不是他愿意的啊。

“你知道柳宗元吗?”

“我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朝人,和韩愈一起发起了古文运动,是山水游记写作的宗师。留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千古名句,还写过《永州八记》。初中课文有他写的《小石潭记》。”

舅爷弹弹烟灰:“嗯,不错。那你说说李白最着名的诗是哪两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错!”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错!”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错错错!”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错错错!还是错!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懂!自己学的有啥用,还是得上学学些知识。”舅爷很不屑的瞥她一眼,整整袖子:“你听好了,李白最有名的一句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啊。”

“哦,我知道了。还是舅爷聪明。”

“行行行,别净说好听话,我不吃你这一套。假东洋鬼子,走吧,回家吃饭。我听说你们在霓虹国连米都吃不上,肯定是饿的吧,也是可怜。”

舅爷吸着烟悠哉悠哉的往前走,嘴里说着可惜,一会儿却哼起了小曲,看起来十分自得。

苏瑾歌跟在他后面,知道这位舅爷对自己是没什么意见了。她祖母要想得到家人的谅解,还早着呢。

果然回到家,祖母尴尬的坐在凳子上,舅奶在一旁忙活,扫地喂鸡,家里孩子在屋里背书看电视玩游戏。也没人搭理她。

苏瑾歌连忙走过去:“祖母,你怎么不进去?”

“咋?还不能吹吹我们这儿的风?”舅爷背着手虎着脸不满的问。

祖母脸上现出讨好的笑:“没,我坐这儿就好,在家里碍事儿。”

“哼!”舅爷翻白眼:“说个家乡话也变味儿了,你男人死了?”

祖母难过的垂头,苏瑾歌说:“十几年前就没了。”

“我说呢,你男人死了才想起爹娘,女人家外道的很,泼出去的水说的不假。你男人要是活到现在,也快七十了,不亏。”舅爷冷哼一声,接着说:“你就安心住这儿,听说霓虹日子也不好过,家里多你们两双筷子的粮食还是有的。”

祖母感激的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