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糟糠之妻之死(12) (第1/2页)

刁钻!刁钻至极!

此时无数言官心里都想到这句话。

他们单知道苏瑾歌会拿着虎皮做大旗,没想到苏瑾歌会一直拉着虎皮做大旗。

就这样不要脸面的用皇帝做挡箭牌,你不累的吗?

关键是提到皇帝还真是一手好棋。他们既不能反对,也难以反驳。

毕竟揣测圣意就是大罪。

言官脸色难看至极,拱拱手说:“苏大人伶牙俐齿,微臣佩服。”

这就是不敌她要认输了。

苏瑾歌一脸春风得意,也拱手说:“承让承让。”

说承让二字又让言官脸绿了不少。

“现在还有人对本官拿天子剑有异议吗?”苏瑾歌扫视朝堂。

“陛下,臣不赞同!”

苏瑾歌听到声音暗叫不好,实在是因为说这话的人身份不简单,乃是皇帝南征北战时的军师。从皇帝微末时期一直跟随,皇帝第一尊敬的就是他,皇后都要拉下三里地去。

别看她现在春风得意,在朝堂上能横扫一大片,在这位太傅面前是小巫比大巫。

军师面容清瞿,皱纹里藏着智慧的光芒:“陛下,近些日子臣想着苏大人能让陛下开怀,又确实是做实事的,才容忍她至今。可如今她拿着天子剑上蹿下跳横行朝堂,牙尖嘴利,又拿着您做挡箭牌去攻击众多言官,不说尊老爱幼,对长官基本的尊敬都没有。

您又容得她胡闹,长此下去,怕是会助长苏大人嚣张的气焰,让您落下被奸佞魅惑的罪名。惹得朝堂民间怨声载道,流言不止。

且朝堂上众多武官无一不是战功赫赫。苏大人凭着打下平安二城的功勋自恃功高,多次藐视朝堂,言语不端。臣认为,苏大人要是想做官,后宫的尚宫也位列三品。何必要在朝堂胡闹。”

苏瑾歌看着太傅侃侃而谈,官员们一脸赞同的样子,心中发寒。

说到底她功劳还不大,所作所为又让文人们看不上眼,偏偏还说不过她,这可不就憋了个大招吗?

对上这位太傅,纵使她再伶牙俐齿,太傅一脸不屑一甩袖子说一句胡闹,就能让她所有的言语显得苍白无力。

实力的差距太大。

“太傅说的对。”

“臣附议。”

“臣附议。”

“附议……”

……

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冕旒遮住眼睛看不清神色,随着附议的声音越来越多,苏瑾歌突然就明白了。在她力量不大的时候,惹众怒是不明智的。

尤其是她女人的身份,朝堂上看不惯她的人车载斗量。

陛下可以保下她,可陛下没必要为了她不给太傅及众多官员面子。

太傅做军师的时候很受拥戴,武官皆服,随着文官队伍发声,武官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附议。

皇帝终于说了一句:“苏大人,你有何话说?”

苏瑾歌就明白她的结局了,只是被这般被赶出朝堂,她觉得她会被被史书大书特书,留下千古骂名。

唯一一个上任不到三月,就被赶下台的女官,多难听。

苏瑾歌恭敬回答:“陛下,太傅说的在理。只是臣不服。臣几次出声都是和言官争论,他们在自己本职工作上做不好,辩论不过微臣,怎么能算微臣祸乱朝堂呢?

言官说微臣不够资格拿天子剑的时候,微臣和他辩论,他辩论不过微臣。所以微臣手中还拿着天子剑。微臣虽然张扬了些,可都是一心向着陛下,从来不搞党同伐异这一套。太傅劳苦功高,说的在理,微臣斗胆请陛下把天子剑赐给太傅。毕竟整个朝堂,除了太傅,也没人有资格拿天子剑了。”

苏瑾歌跪了下去。

说的话却引起所有官员的深思,当真是一张刀子嘴,眼看就要失势,还要坑众官员一把,变着法的说他们党同伐异,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所以自己才会落到如此下场。

最重要的是太傅在战争时期确实劳苦功高,再把天子剑赐给太傅,整个朝廷几乎就是太傅的一言堂了。

毕竟苏瑾歌和文官争论的时候,武官和文官会分成两派相互制衡,太傅一出声,整个朝堂云集响应。

当一个人的权势达到这种地步,就算皇上是他极亲近的人,也忍受不了。

“陛下,她血口喷人!”有的言官就受不了苏瑾歌如此抹黑别人,极大声的怒骂。

“杜大人咆哮朝堂,拖出去打三十大板。”台上太监尖利的声音响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