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进步女学生(14) (第1/2页)

苏瑾歌一口气写完了三篇文章,放下笔的时候才感觉到眼睛和手都酸涩的不成样子,原来已经写了一夜。

天色微明,她揉揉干疼的眼睛,止不住的打哈欠。觉得这样的状态课肯定是上不成了,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请假,然后把稿子交给苏衡。

苏衡看了好长时间,他知道妹妹已经醒悟过来了。看着三篇曼璐之死,他总觉得瑾歌像是在映射自己的死亡。

嫁给唐连海就会死?他觉得思想是好的,但太悲观。别的不说,他们一家要想进唐家门,唐家敢说一个不字?

而且,三篇小说中的启民都是什么东西!

毫无责任担当,第一篇自己没有养家之能,让曼璐过苦日子还嫌曼璐俗,把曼璐当成负担。第二篇意志不坚定,没有主心骨又薄情寡义。第三篇逢迎攀附,为了升官极尽谄媚之能事,还说曼璐早就死了。要不是他,曼璐怎么会变成这样!

苏衡看完三篇小说,心情沉重。

因为苏瑾歌写的太真实了,几乎让人相信这是真正发生的事情。

好男人不是没有,可看看唐连海的做法,就知道他品质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启民还可恶。

先前瑾歌说和唐连海谈恋爱的时候,唐连海仗着妹妹喜欢他,做足了风流公子浪荡不羁的架势,就不把瑾歌放在心上。

苏衡当时见了真气的要死,被家里万分宠爱的妹妹被唐连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偏偏瑾歌跟猪油蒙了心一样觉得唐连海有魅力,对他死心塌地。

如今想想,如果瑾歌不醒悟过来嫁到唐家,她的下场说不定和第二个故事差不多,被唐家磋磨,伤透了心。

幸好瑾歌醒悟过来了。

苏衡把稿子交给平城日报编辑部的朋友,就跟着巡街的警察顺便看唐家的情况。

苏瑾歌刚和唐连海交往,知道他们家铺子快经营不下去的时候,暗中帮助唐家找了客户,又托银行借给他们家一笔无息贷款。怕唐连海伤自尊,就没跟他说。

唐连海以为是依靠自己能力办成的事,架子更大了,觉得自己有才有貌,市长的女儿都配的上。

真是可笑。

苏衡让唐家铺子丢了大部分客户,银行又来催还唐家的贷款。不到三天,唐家铺子就在破产边缘徘徊。

苏衡觉得,正是因为家里快破产了,唐连海才花大力气纠缠瑾歌。

是时候让他们回老家了。

苏衡跟税务局打了个招呼,当天就有政府工作人员去唐家查税。

唐连海觉得自己聪明,做了不少假账,可是水平不高。被审计人员查了出来,要面临一大笔罚款。

为了防止唐家人逃脱,苏衡抓了唐连海关在监狱,对唐家说补交足够的罚款唐连海才能出来。

唐家老太太和唐少夫人四处求人,可苏家想治他们,谁也帮不了忙。

无奈之下,唐老太太卖了铺子和房子,又卖了唐少夫人的嫁妆,才勉强凑够钱赎唐连海出来。

唐连海入狱之后在苏衡授意下吃了不少苦头,整天想的是什么时候能够出去,所以不知道他营造的舆论攻势已经失效了。

苏瑾歌那三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很大轰动,盖因从十年前开始女子寻找有夫之妇得到的不外乎这三个下场。

这三篇文章也关注女性自由解放,但是角度不同,让那些头脑发昏觉得爱情至上的女子头脑清醒不少。

不少知名文人发表文章肯定苏瑾歌的观点。

虽然那些爱情至上不顾伦理道德的女子男子觉得苏瑾歌写的日常生活有些俗,玷污了他们高洁的爱情。但是生活不是风花雪月,过日子和爱情也不一样,这三篇文章确实很有教育意义。

曼璐不应该嫁给启民成了大多数人的观点。

方晴拿着报纸若有所思,以前她们追赶潮流,觉得封建伦理道德就和封建这个词语一样,都应该被废除。

所有阻扰男女相爱的人都是黑恶势力。

但是这些文章让她想的深了一点,她所追求的爱情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她们是为女性的解放而努力,那些旧式女子就应该被新式女子欺负死吗?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不管怎么说,恋爱的时候一定要知道那个男的真实状况,是不是老家还有一个妻子未安置好,是不是愚孝的对长辈言听计从的人,品德是否过关,自身是否有责任担当。

可不能被爱情迷了眼睛,什么都不顾,不然吃苦的还是自己。

方晴想到唐连海追求瑾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