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含沙射影(三) (第1/2页)

按照老话儿,本地木工传授新徒弟,是要遵循一个规矩的。这规矩叫做“先事死,再事生”。

说白了,就是学习了基本功之后,首先要学的,不是给人家打家具,而是打棺材。

在古时候,人们过日子添置家具,那都是可有可无的,有钱就换套好的,没钱就拿块木板搪一下,捡块砖头垫一下。

但是有件事儿可不能将就,那就是买棺材。

以前的人家,除非过得太差,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一般都要给故去的家人置办一口棺材。搞不到柏木的,随便什么的一口薄皮棺材也得有。

而且除非是讲究的大户,才会在活着的时候给自己提前置办寿材。遇上一般人家,再赶上横死的,定棺材就成了急活儿。

所以,学着打棺材,既是木工养家糊口的第一门手艺,也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必备手艺。

木工行当里有一句话,叫做“七尺三,走遍天”。

这七尺三,就是棺材的尺寸。

所以用这个指代打棺材的手艺。也就是说,学会了打棺材,起码走遍天下就饿不死了。

这位小师弟入门已经半年了,阚师父把打棺材的尺寸规矩已经传授给了他。虽然精工细活上离出师差得远了,但马马虎虎还能知道怎么做。

得知师父已经传授给他了打棺材的手艺,相士就点了点头,“好,既然你师父已经把这手艺传给你了,那我就搭救你一把。”

他指了指那二百块钱,“你这钱花得绝对不冤,我要告诉你的,是逆天改命的法门。”

人的命,天注定。要想改命,那可的确是逆天的大事。师弟一心只想跟女友双宿双飞,哪里考虑这么多,赶忙点头答应。

这法门说来也不难,首先要寻找一处庙宇,什么庙都可以,但必须是荒废掉的。其次,要带一口棺材去。有了这些,就算完成了硬件条件,剩下的就好办了。

本人点起七根蜡烛,在棺材里睡上一夜,然后就算齐活。

师弟虽然是沧海本地人,但附近哪里有破庙可不知道。

那相士掐指一算,告诉他,就在沧海市的西山水库附近有个荒废已久的破庙。

师弟他也没敢告诉师父,自己找到师兄,偷偷做了一口勉强能用的七尺三的最便宜的杨木棺材。

他把棺材拆成板子,然后雇了一辆车,假装拉木料,把东西运到了西山。

要说感情这件事真是不好说,在有的人看起来是一分不值,在有的人看来却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李星野一听,西山水库附近的庙,正是润下堂以前设置生死局的地方。

长话短说,师弟撬开了庙门,把板子组装了起来,成了一口棺材。

这事儿看上去实在荒唐,但师弟也是个一根筋的人,就按照那相士的话做了。

到了夜里,师弟按照相士的指点,侧过身子,蜷起双腿,一手枕着头,一手顺着身子摆放,就这样睡了。半夜里,好像还听到破庙院子里有人走动的声音,他自己躲在棺材里,倒是没什么事。

一夜过去,师弟恍恍惚惚地回到作坊。接连几天,他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茶饭不思,行走坐卧都是软塌塌地没有半分精神头。

阚木头发现这人不对劲,赶紧送去了医院。之前师弟求老炮哥做棺材的时候,就把前因后果细说了一遍,老炮见事情这个样子了,自是知无不言地全都告诉了师父。

阚师父一听,连声拍腿大骂。

这两个徒弟只知道师父会木工,却不知道他对法术也有涉猎。

这根本不是什么改命的法子。

这世上能改命的高人不知道有没有呢,又怎么会出现在大街上收二百块钱就做了。

1956年,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被重新开启,这可是明朝万历皇帝的寝陵。打开棺材的时候,所有的人全都大吃一惊,万历皇帝的尸身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姿势。这姿势就是与师弟的棺中睡姿一模一样。

这种姿势是道门中人安排的,身体姿态与天上的北斗七星完全一致,据说能够藏风聚气。

但师弟是一个活人,他采用下葬的姿势躺着,又偏偏处在这处破庙里。

庙宇的地址都是风水上聚阴之处,绝对不适合活人居住。之所以寺庙中的人没有问题,是因为庙中供奉的神佛镇压住了阴气。寺庙一旦香火断绝,信仰的人没了,神像慢慢就失去了威力。

用下葬的姿势,在棺材里躺在这聚阴之地,自然不是什么妙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