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最难写的名字(4) (第1/2页)

在晚餐散了之后,青凉被请到了曾师的书房:“汝对今日之事可有何看法?”

青凉肆意一笑:“如之大清,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亡!”青凉最后在亡的时候,故意加重了读音,她知道这句话忒毒,但是这就是现在大清的事实!

曾师狠狠的一把孩子那个拍在桌子上:“小儿放肆!”

青凉并没有对着曾师的叱喝有什么敬畏:“小女不懂说假话,曾师自知此话的真伪!”

这就是事实!所有人哪怕尽力遮掩,这也是事实!“甚至不变,国亡不远!”

其实曾师如何不知道青凉说的这些,她甚至身在朝堂,比青凉感触更深,禧慈太后专政,只知道骄奢淫逸,新帝的命令根本不当回事,他们这个汉人的官职处处受排挤,如果不是如此,也不会让他来到这个地方,说是团练?其实呢?就是想养废!

曾师遮住眸中的暗光,声音微哑:“那你说,变什么?”

青凉双手背后:“现如今,大清内忧外患,外患的欧洲等国家,都对着我们这么一大块蛋糕垂延不已,内患为国内的百姓基本是吃不饱,穿不暖,大江西北各处都是大小不一的起义,很多的百姓落草为寇,难以为生!”

青凉像是个大人一样的,往前渡了两步,背脊挺直的像个挺拔的松柏:“如此内忧外患之下,皇室还没有一个号的领导者,禧慈太后一手把持朝政,新皇没有话语权,所行圣旨,政令,响应之寥寥无几,各洲各自为政,官员贪污腐败,百姓苛捐杂税,几乎难以生活!”

曾藩在上位看着青凉“那依你之见,如何变?”

青凉描摹着书房内的一幅画,正是曾师自己所绘,花的是这万里江山,但是主题基调,灰暗,看不到一丝的光明,明明是自己也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角落漏了一个小角的太阳还被乌云遮挡的严严实实,青凉渡会桌案边执起笔,点了些墨汁,回到画前动手边言:“变!就是全变,腐朽至骨,唯有剔骨割肉,方得重生!”

青凉缓缓描摹这轮只漏了角的太阳:“一变国力,听闻国外已有枪支大炮,威力极强,应习之,武力即为国力!”原本有事来禀曾师的幕僚门客,也定定的站在门口,听着里面年仅十岁的少年,振振有词!

“二变,脑力!人才,官员,所需的各种能力,我泱泱大国,上下几千年,何惧那些洋毛子,但是我们闭关锁国,无外交!他们学习着我国的精华,我国却没有吸收别人的精华!脑力,送孩子出国,去学习,成而归,报销朝廷!”

“三变,实业!大清现在经济吃紧,国库空虚,百姓食不裹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如果生活不好,那……起义!落草为寇,甚至是田地无人耕种,各种的问题接踵而至!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朝之根本!”

青凉在画上缓缓收笔“民安,朝安,民富,国强!一切问题自是迎刃而解!”

青凉将笔放回书桌:“小子一时情不自已,请曾师赎罪!”

曾藩走下书桌,渡至画前一轮太阳,赫然跃然纸上,寥寥几笔,都使原本昏暗的一张江山,变得朝气蓬勃……

改变了原有暗色的基调,原本沉重的乌云遮盖住了太阳,现在整个太阳跃然纸上,而乌云也改成了散去之势……原本的一副灰暗江山图,变成了一副希望江山图……

曾藩心中干概万千……这是幕僚众人推门而入:“好!好极!”

“早日听闻江南一才子,三岁成诗,五岁成书,今日得此一件,实在是名不虚传啊!”

“见过大公!”众人满脸涨红的看着曾师见礼!他们这些人,几十岁的人了,现在听一个十岁小子一言,都几乎热血沸腾你,好像另一个江山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

青凉一一回礼:“见过各位先生!”

曾师重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对着青凉问道:“听你母亲信中所言,你想来拜吾为师!”

青凉跪倒在地:“是!小女崇拜曾师已久,欲在曾师膝前学习,是小女之福!”

曾师点点头:“那你便留下吧,明天在曾学一起学习,平时有什么不懂的,便来问我,吃食便在我这曾府吧,我与你母亲也算是同窗之谊!”

青凉叩首,三次,然后奉上一杯茶水:“学生李青凉,字珉钧,拜见老师!”

曾师原本去接水的手顿时一抖……屋里的幕僚顿时也屏住了呼吸,这也太大胆了些把“你……这字是谁起的?”

青凉低眸:“母亲曾允诺孩儿,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